读《百年文人》序摘要/作者:邵明
——《百年文人:清晰或模糊的背影》梁由之 /主编
(网上截图)
摘要——『梁由之兄最终选定一百五十六人。从第一位王闿运(1833—1916) 到最后一位林燕妮(1943—2018),生年跨一百一十年,卒年跨一百零二年,都足百年之数。
由之兄没有详细告诉我他的具体选择标准,我只能自己忖度。我想,应该是在这百年间在各自的领域具有代表性,且成就极高、影响极大的人。问题是,这些标准是否存在客观性?本书的副题是“清晰或模糊的背影”,所谓“背影”,我想是指一个人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实际上,由之对每一位人物,都是从已发表的包括传记、评论、研究、回忆、纪念、叙述等文章中选出来的,或全文,或节选,其中只有四篇是由之兄自己的作品,占总数不足百分之一。
被选录篇数最多的人物是鲁迅,共19篇(16篇加存目3篇);其次是胡适18篇(12篇加存目6篇);陈寅恪15篇(11篇加存目4篇);汪曾祺14篇(12篇加存目2篇);傅斯年14篇(11篇加存目3篇);梁启超、钱钟书12篇;周作人12篇(10篇加存目2篇);沈从文12篇(9篇加存目3篇);徐志摩、王国维、殷海光、郁达夫11篇;金庸11篇(10篇加存目1篇);张爱玲10篇;丁文江10篇(8篇加存目2篇);章太炎、张荫麟9篇;林语堂9篇(7篇加存目2篇),冯友兰9篇(6篇加存目3篇),康有为、黄裳8篇;萧红、老舍7篇。
如不计存目,这24人的排序为:鲁迅19篇,胡适18篇,陈寅恪15篇,汪曾祺、傅斯年14篇,梁启超、周作人、钱钟书、沈从文12篇,徐志摩、殷海光、王国维、郁达夫、金庸11篇,丁文江、张爱玲10篇,章太炎、张荫麟、林语堂、冯友兰 9篇,康有为、黄裳8篇,萧红、老舍7篇。
此外,收录5篇以上的还有:丁玲、闻一多6篇加存目1篇,张季鸾、李劼人、郭沫若5篇加存目2篇,茅盾、蔡元培、冯至、施蜇存、巴金、孙犁6篇,陈垣、顾颉刚、穆旦、吴晗5篇加存目1篇,胡政之、赵树理、徐訏4篇加存目2篇,雷海宗3篇加存目3篇,林纾、张元济、汤用彤、邹韬奋、胡风、萧乾、曹禺、古龙5篇,张恨水、吕思勉4篇加存目1篇,舒芜3篇加存目2篇。最少的几位只收录了1篇。
但这绝非字数的排序,因为每篇的字数相差悬殊。我检索了多数已有字数统计的各篇,发现最少的仅291字,最多的竟有39679字。如果统计出每个人被收录的字数,肯定不会与篇数的排序一致。』
作者对于百年文人的理解——“文人的主体是作家和诗人,这是传统上的理解。可是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变化、分化和细化,所谓百年文人还包含文史学者、报人、编辑、出版家、教育家、民间教育家、图书馆专家、翻译家这些群体,大致可以收到广义的文人范畴。而这些人的出现,他们的人生道路,他们的各种选择,他们的追求,他们的梦想,他们达致梦想的路径,他们的变与不变,这些都可以引起我们深层的思考。”
在近代社会,一个人既可能兼资文武,也可能跨越文理,同时从事人文和科学,具有多种身份,发挥多方面的作用。这些人是否能列为“文人”,就要看他们是否同时符合上述“文人”的标准,或者他们的人文或社会科学成果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是否足够大,至少不逊于同时代的其他文人。这个文人要求好像比公知要高。
《百年文人》一书中有156位文人,鲁迅为首,张爱玲也在其中,给我感觉张爱玲的分量超过了丁玲。还有就是民国的无党派人士分量也很重,如我所熟悉的胡适、徐志摩、郁达夫。我不喜欢的只有一个郭沫若,而陈仲浦没有入选,我想肯定另有原因。不过,这也够了,作者也够称得上“文人”了,因为他能力尽所能的,留给后人一些真实的东西。在当下,实在是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