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退缩”的孩子,我该怎样帮你?
答: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有些是“自来熟”的孩子,还有一些是“慢热型”。前者容易与人打成一片,融入新的环境;后者比较善于观察和思考,要看清楚情形才会融入。两者无所谓好坏对错,也不需要过早给孩子贴一个标签,孩子的可塑性强,未来无限可期。首先父母需要做的是接纳,其次是用合适的方式鼓励。如果不去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并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来融入,就会用比较的方法,可能家长会说:你看那个小弟弟它都能做到,你都是大哥哥,你都不行。这样不但不能鼓励到孩子,还有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更加不敢去做某件事。
而比较科学的鼓励方式是根据孩子的节奏,慢慢来,尤其是对于慢热一点、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如果是天性本身就是这样,那就是放慢父母自己的节奏,带着孩子一起去做,示范给孩子看。然后关注他点滴进步并鼓励肯定;就算在短时间之内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也要按捺住自己的焦虑,带着信任去等待,尤其在孩子还做不到我们想要的样子时,千万不可以去贬低和嘲讽孩子。如果是因为平时父母的管教过于严厉,导致在家里孩子就是退缩和胆小的,就需要父母去放下比较和焦虑,看到自己的错误并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至于如何去调整并非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父母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养方式和许多因素有关,需要父母们放下为人父母的“傲骄”和“自负”,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承认自己会犯错并可以为错误承担责任。非常建议家长们参加学习,正面管教家长课堂的学习就是很好的选择,当然还有其他的学习途径和方式。
就拿鼓励来说,个体心理学强调: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植物的正常成长需要水,尤其在干枯的时候更加需要。那么行为良好的孩子需要鼓励,行为不良的孩子更需要鼓励。这就与我们平时的理解不同,父母们去鼓励一个行为良好的孩子都有可能走入只是表扬非鼓励的误区,更加容易的是给行为不良的孩子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难免“因爱生恨”用错了方法,没能关注到这个孩子不良行为的背后,是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缺失。如果只是就行为去做文章,就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许多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是父母们把它当成一个问题,并不去思考自我的反省和成长,坚持原本就错误的方法来对待孩子时,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演变成了大问题。所以说合适的爱是对孩子的祝福和礼物,而不合适的爱对孩子而言是羁绊和阻碍。学习可以帮助任何一位父母去做一个智慧父母。
“胆小退缩”的孩子,我该怎样帮你? “胆小退缩”的孩子,我该怎样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