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桐柏

2017-05-15  本文已影响78人  樱花幽梦

            池庄秀丽的田园风光

走进桐柏

当车进入池庄的时候,便立即被一池池鱼塘、一块块平整的土地所吸引,池庄,果然地如其名,而我们接下去要去的地方便是池老师的家,是否这个村的人大多都姓池呢?我心里猜想,池庄,是否便是由此而来。

走进桐柏

池老师,网名月亮河子,著有         一书,这次到他的家,他还邀请了他们当地一些领导、作家、诗人、书法家热情的迎接了我们,双方简短的作了下介绍,没想到他们这边的作文化氛围如此浓厚,在院中稍作停留,还赠送了我们每人一幅周书法家的字画,字写的很漂亮,画也很好,谢谢这样的珍贵礼物。

月亮河子

我们去的一行共有15人,人数比较多,接下来相会的地点是在他家附近一大片板栗树林中,好大的一片板栗林,又粗又大,林下也没什么杂草,不愧是美丽乡村,有着这么美丽的庄园,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曾经,我诗句中的情景,“在树下,我们对饮”,似乎在这一刻可以再现了。

一大片板栗树林

树木挺立,像天然的巨伞为我们撑起一方友谊的天空,树下,人影拂动,欢声笑语,双方各自代表就此次难得的聚会交流了感受、发表了看法,大家相互认识,他们的文联主席、文化馆馆长都来了,就文化这一块的浓厚氛围远远超越了我们广水,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走进桐柏

月亮河子说他是农民,是月亮河的儿子,我想,正是如此美丽的风光滋养了这一片人文文化,让这么多人开始了对这片土地的挖掘和探索。

树下吃饭、对饮

这里,有一种难得的美,有田园的宁静之美,也有着质朴的人文之美,看着一片片整齐的田地,还有种植这多年的板栗树林,可以想见这里的人们该是多么的勤劳,我们吃着池老师家地道的农家饭,还有难得的纯正野菜,就在这美丽的户外,真是难得的享受啊。

多么美的树林、留照纪念

走进桐柏红色根据地

走进桐柏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燃起了阵阵硝烟,多少革命烈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层层战火燃烧着这片土地,多少英雄身躯倒下,他们曾经无悔的付出值得我们去缅怀、去悼念,去追忆那份历史,当我们走进桐柏革命纪念馆,瞻仰桐柏革命烈士纪念碑,一份历史清晰的脉络便由此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一路走过那一年的故事、那一场场战争,才会懂得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走进桐柏 走进桐柏

这个做展馆的业家大庄是曾经当地大的乡绅庭院,后被中共中央中原局征用做会议室。典雅的中国庭院式建筑,层层院落,显(得幽深静谧,迂折曲回,这似乎饱含和映射了中国人的性格,低调内敛,从容不迫。民族性格不仅仅体现在衣饰上、也会融入在人们的居住环境、建筑风格当中。我很喜欢中国式的庭院,因为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是一幅画,极富美感;随便折窗前的一枝梅,便成一首诗,诗情画意的生活莫过于此,拈花成曲、俯首是诗。

走进桐柏
读故事、读历史

看到桐柏当地为他们革命历史所建造的处处雕塑、广场,在一派静穆的氛围当中不由得产生对于祖国的一种敬畏之感。正因为了解了它曾历经的苦难才尊重,战火沧桑无情,可以消灭掉一个个生命,却摧不垮人们的斗志与精神。只要精神还在,革命的烈火仍在,并将一直延续下去,化成中国历史,成为社会变迁的印证。

走进桐柏 馆内历史介绍

               直奔淮河源头

淮源大门

桐柏县,位于桐柏山腹地,淮河发源地,革命红色根据地,这是我从淮源文化馆的石刻上看见的,听说,淮河源头就是从文化馆对面的太白顶开始的,只见一进大门,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上便有着灵渎安澜四个繁体大字,具体含义我还一时没看懂,只觉得此地也显得庄严肃穆,同样的幽静,里面还有几处古井,我和朋友扯了一桶水上来,井水清凉,若这里就是源头,那水是不是也一样很纯净的呢?陈列馆的院墙外,有一条小河淙淙流过,水流不大,现在也像小溪,这就是淮河水的起端吧,很神奇,也很真实。

进大门后 历史悠久的石碑

看来,这还真的是块好地方,天然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源泉。

馆内的神像

       

走进桐柏  省内唯一一所佛教学院

当眼前被一片湖光山色吸引的时候,便是进入了佛教学院的领地了。

走进桐柏

车继续往前急奔,但见重重仿古宫殿突现眼前,就仿若影视剧中的凌霄宝殿,高高在上,红柱飞檐,宫门肃穆,步入宫殿,一种穿越之感由然而生,我不仅感叹,看来这拍古装剧挺容易的嘛,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我立马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古人了,换上古装,就能很快入戏。高高的殿堂,层层的台阶,不由的令人对这里产生了一种敬畏感,透过打开的殿门,看跃现于眼前的又一道大殿,一级又一级,一个大殿高过一个大殿,最高处为藏经阁,下面高高的大殿里也有信众们真在执经诵吟,佛教,作为中国第一大教,归范它的存在、产生与发展,培训专业人才,表达了国家对于信仰的海纳百川般的博大情怀。

走进桐柏

高高的殿堂,在古典与现代时空的转换中,显得更加的幽深莫测,随池老师步入佛教学院的教学区,走进教室,桌上还有着正在学习的课本,想必是学员都下课了,我们才有机会近距离的欣赏。我略翻看了一下,他们正学的课程有古代汉语、英语、绘画、宗教历史、还有一些佛教经典。教学也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一应俱全,这里的学制是四年,学费食宿全免,相当于是大学本科学历,有这样高素养、专业的佛教队伍,据介绍说这是他们省唯一一家佛教学院,全国第六家佛教学院,曾经看新闻看招佛教学员还以为是假的原来是真的,而且还是建在这么风景优美的风水宝地,看那笑着的弥勒佛,仿若这便是佛教精神,笑看人生、永无烦恼,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走近佛教学院,便是对于古代文化的寻访与探索,一场精神的膜拜与虔诚,怀着对于宗教的尊重,对于未来的探索,这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感谢这次的相会相聚,让我们领略了桐柏如此丰富的精神内涵,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我们本地所未能展现的,在这里,也增加了很多见识,看到了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色,深感荣幸。

走进桐柏
走进桐柏 走进桐柏

总之,这是一场开心之旅,也是一场有意义的聚会,认识了当地一些爱好历史和文化的朋友,感受到了朋友们真挚与热情,望以后两地常联系、多交流,欢乐常相聚。

走进桐柏

注:以上图片选自各位朋友的拍摄,感谢能让我们再度回味,余韵悠长,同时真实记录,凝固了大家的友情。感谢胡局长的组织和带领,感谢桐柏作家的盛情相约。

                写于2017年5月14日   熊玲玲

                网名樱花幽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