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1个好习惯只需1个月

2022-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阿莲af

                  阿莲的读书笔记68/1000

昨天分享了培养各种习惯大概需要的时间:

行为习惯需要1个月

身体习惯需要3个月

思考习惯需要6个月。

先来看作者分享的行为习惯培养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反抗期(第1天~第7天),42%的人失败

· 阶段二:不稳定期(第8天~第21天),40%的人失败

· 阶段三:倦怠期(第22天~第30天),18%的人失败。

第一阶段:反抗期(第1~7天)

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撑过去,两个对策:婴儿学步(微习惯)和简单记录,使用这两个对策的原则是,要把新习惯设计的尽可能低难度,容易执行。

比如:

细分“时间”

·5分钟整理

·15分钟阅读

·3分钟写日记

·15分钟跑步

细分“步骤”

·只整理一个房间

·读一页书

·写一行日记

·“走路”而非跑“马拉松”

只做了“1分”也没关系。从“习惯化”的观点来看,这1分也是很重要的,与什么都不做有很大的差别。在反抗期中,“0与1”的差别远远大于“100与1”的差别。

第二阶段:不稳定期(第8~21天)

对策一:模式化

对策二:设定例外规则

对策三:设定持续开关

所谓“行为模式化”,是指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

效果:培养节奏感,不容易忘记。

方法:固定时间内容地点。

例外规则”是对不规律发生的事件预先制定应对规则的弹性应对机制。

方法一 考虑例外状况

方法二 考虑应对方法:如婴儿学步、替换方案、设定特别的日子。前30天最好不要中断,所以特殊状况的时候尽量用婴儿学步坚持。

第三阶段 倦怠期(第22天~30天)

·感觉厌烦提不起劲

·感受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

·因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

其实这是因为你已经开始要适应“新习惯”了,习惯引力为了维持现状而设法抵制你所做的一切,做出最后的反抗。

倦怠期的对策有以下两项。

对策一:添加变化

对策二:计划培养下一个习惯

制造变化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 改变内容、环境

方法二 使用“持续开关”

若想要得到丰富的收获,持续播下“习惯的种子”是必要的。请有计划性地拟定方案,一旦培养一项习惯之后,马上就进行下一个习惯计划。如果在培养一个习惯的过程进行到八成时拟定下一项习惯计划的话,不仅会提高现阶段的动力,也能够以新的心情投入新的行动。

  在倦怠期拟订新计划可以重新获得动力,在这里玩注意的是拟订的新计划要培养优先级高的习惯来计划,而且一次只能培养一个新习惯,订好计划先不执行,等一个习惯培养好了,再开始执行新计划。

想想培养习惯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羊皮卷里说好习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只要掌握了培养习惯的能力,那么一年就可以培养12个行为习惯或者4个身体习惯,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目标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