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朋友圈式努力,请给你自己结果
◆ ◆ ◆
文 | 王 诗
首发|一起青年王诗
上周最大的收获便是公司召开的周会,COO给全体人员培训了一场关于企业结果量化的学习课,并且给每个人发了一本书《请给我结果》,听完分享,加之利用一周的时间看完这本书,给我触动很大。
读了《请给我结果》这本书,我的心一次次的被震撼着。书中讲到的思想,理念和标准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位员工学习,使管理者深思。
我们每一天忙碌地工作着,很少去思考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否真正有好处,有效率,很少去探究是在完成任务,还是在做结果。
《请给我结果》一书,透过寓言,身边的故事,生动的企业案例,层层剖析,告诉我们一个看似简单,但又好处深远的道理,不要只完成任务,重要的是结果。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不是只完成任务,重要的是有何结果。
自从2月份工作以来问了很同龄人的状态,有已经辞职换了两家实习公司的,也有在自己不喜欢的机械岗位继续耗费光阴,有的真的只是上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已,也有在喜欢的岗位发光发热创造价值。
你渴望自己可以多拿工资,或者自己成长更多,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但是你从来没有想过,工作上的本质是什么?用自己的能力或者某项技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效益。
工作的本质还是出卖自己的能力或者是价值,没有价值或者结果对于你自己或者企业来说毫无意义,完全可以招聘一个有能力的人取而代之。
不要任务,要结果。任务是一个执行假象,因为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当你以为你是在执行的时候,其实是在完成任务,因为你没有结果!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学校陪伴你成长为有价值的人,企业以结果量化你的价值。
或许之前的你我都习惯了,学校老师教我们这个哪个,老师嚼碎了的知识自己跟着书本和老师学习就行,有啥不懂的问老师,在学校很受老师欢迎,但是工作之后,进入企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你浪费,企业更更看中你有给公司带来多少结果和业绩,你能不能将自己的所学发挥最大效益,为公司带来效益。
公司的日常回报与工作计划总结,全部都是以数据和结果量化考核,在我所处的新媒体公司更常见的是,我负责的是新媒体运营与推广,我每天要和各种数据打交道,日涨粉多少?阅读多少?曝光量多大?报名转换多少? 业内俗称kpI考核。
虽然每天看数据很枯燥也很有压力,但是只要完成既定目标或者超过目标都会很开心,虽然过程很苦,或者别人也不知道,但是企业确实是以结果量化你的价值,即便看起来很累,没有很好的数据结果,多少无用,就是这么的残酷。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我同学小A某国企焊接技术工作人员,外出实习上班一个月不到,前不久和他聊天,他说里面管理的人员环境太安逸了感觉大家都在混日子,每天拿着个手机刷一刷混时间而已,虽然工资很高,但实在不想自取里面浪费自己的大把光阴,不想自己未来成长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已经投递简历到下一家私企工作,想多折腾。
他的想法和我一样,我骨子里不想太安逸,即便体制内工资高,但是太安逸我怕自己会堕落,另外加之自己是真的不喜欢这个行业吧,选择了自己从大一开始自学的新媒体运营这个工作,因为这个岗位能让我每天保持高频的学习,并保持高频的输出,即便目前工资不是很高,但相信通过这一段的逆袭成长,我将在未来成为一个更值钱的人。
或许对于我了解的人都知道,大学里里面我从大一就开始瞎折腾,大一大二也尝试过很平台,做过很多事情,什么类似数码代理、驾校代理(和驾校签合同那种)、兼职暑假工中介等等这些吧。
这些赚钱快的事情,在大学里相信很多人也有做,但当我进入现在的平台后更加看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因为我相信那些都是赚的块钱而已,暂时不能长久。
这是自己一直坚信的事情,要做长期投资,投资自己真正有益的,对于未来的自己更有价值的,这个工作或者事情做着才有意义和价值,自己也才有动力去做~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拒绝朋友圈式努力,专注于自我的真实成长
想必,大家在朋友圈都见过或曾经就这么干过这样的事:
去图书馆上了二十分钟自习,要发朋友圈;在健身房运动了半小时,要晒一下出的汗水;听了某位大咖的讲座吹水,也要在朋友圈阐述一下努力的重要性......
以此来换取大家赞许的吹捧,看着大家的几十,甚至几百个赞,仿佛觉得自己今天真的很用心了,是朋友圈里最努力的人,然后就沉醉在了自我感动之中。
曾经的你,经常在朋友圈花式秀努力:今天晒一本崭新的单词本,明天是下个月要读完的书单,后天是某某教授的讲座......
然而真相真的就是看到的这样吗?
新买的单词本,也就背了A开头的部分,然后就不知道被我丢弃到什么地方了;列的书单,也只是从图书馆借回来在寝室安安静静的躺一个月,快到期时草草翻上几页后完璧归赵;更可笑的是去听讲座,到那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玩手机睡觉罢了......
然后还总是抱怨,为什么付出却见不到收获?大部分人看似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个小时,多久没放假了。
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无限循环。
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甚至有时候,看过听过励志演讲,励志书籍,励志电影,励志音乐,知乎励志答案,我们就觉得自己仿佛已经努力奋斗过了。
然而,拥有了努力的样子,享受了被赞的感觉,幻想了成功后的狂喜,就一定能成功吗?
我想当我们真正认清自己每天到底忙的是什么,有多少无用功,并且愿意真正为之改变。
而不是在自我麻醉的假努力中消磨时光的时候,成功才会如约而至吧。
愿你我都能
做有价值的工作
做出有结果的事情
成为一个有结果的人
今日话题
你有哪些想要改变的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与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