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症专题来自星星的宝贝(孤独症)

005期自闭症研究简报: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社会障碍和抑制控制

2019-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壹脑云

PS:点击标题,即可跳转全文解读哟

标题01: 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面部感知:面部情绪对整体加工的调节

译者:ZZR

本篇文章2019年发表于Cognition,研究为自闭症儿童尽管存在情绪识别困难,但对面孔整体加工是完整的提供了实验研究证据。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除了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兴趣单一及重复行为以外,异常的面部感知也非常普遍。

 

一些研究表明,异常的面部感知是因为他们对面部整体加工失败。另外一些研究采用了错觉诱导的复合面孔材料。对复合面部错觉来说,自闭症个体降低的敏感性,也意味着自闭症个体对面部整体的加工失败。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当错觉诱导的复合面孔材料加入情绪线索时,这种错觉诱导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情绪线索可以增强面部区域的结合,更能够形成完整的整体表征。

 

此外,多数研究观察到自闭症个体也具有面部情绪表情识别困难,最近研究表明这可能跟自闭症个体本身患有述情障碍有关。

参考文献

Rebecca Brewer, Geoffrey Bird, Katie L.H. Gray, Richard Cook.(2019). Face perception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Modulation of holistic processing by facial emotion. Cognition, 193 (2019) 104-016.


标题02: 自闭症谱系障碍男孩之间的合作、反应性攻击和社会障碍之间的关联

译者ohh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特征是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的障碍,以及受限的、重复的和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模式(DSM-5)。ASD患者在推断他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方面有困难,他们有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技能的缺陷。

 

心理理论能力(ToM,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或他人的信念、愿望、意图等心理状态的认识和理解,并藉此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和推理的能力,被认为是社会认知和交往的基础。心理理论技能可能会降低参与攻击性或破坏性行为的可能性,能够促进合作行为的发展。

合作是一种共同或共同的合作活动,参与者在这一活动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都致力于这一目标,并在其中发挥相互或互补的作用,以实现商定的目标。

 

那么合作、反应性攻击与ASD相关的社会障碍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今天这篇2019年发表在《Autism上的文章,将会做出一定的解释。这篇文章是首次研究ASD儿童合作行为的客观测量与他们对他人作出积极反应的倾向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Kaartinen, M., Puura, K., Pispa, P.,Helminen, M., Salmelin, R., Pelkonen, E., ... & Skuse, D. H. (2019).Associations between cooperation, reactive aggression and social impairmentsamong boy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utism, 23(1),154-166.

标题03:  ASD患者在社会性与非社会性场景中扫描路径相似度的研究

译者小卷

不知道大家在看一张图片时,会率先看哪里呢?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是最显眼的内容?如果有美食和猫猫,会先看哪个呢?每个人的观看顺序会有相同之处吗?如果你是南方人,和生活习惯不同的北方人有没有不同呢?

这种观看图片的顺序和观察点综合起来运用了一种测量方法就叫做扫视路径(Scanpath),Noton和Stark最早在1971把它定义为眼睛对视觉刺激的一系列动作,包括所有与图像有关的单个眼球运动,按其出现的顺序扫视和注视。
扫视路径与单一的眼动统计法不同的是,它提供了对整个图片的空间与时间的观察模式测量,所以可以把它看作观察者对图像的眼动反应。
由于扫视路径的这种特点,可以把它当作观察者头脑内部特征的标志,并且可以反应个人的注意力偏好,有学者把它作为反映个体差异以及发育障碍诊断的一个指标,在这篇2019年发表在《Autism》的文章中,作者通过测量重复图像的扫视路径相似度研究感知或者注意力倾向。若是对图像中的某类刺激存在偏好,那么便可以在扫视路径中观察到更高的相似性,由此可以研究个体内的相似性或者群体间的相似性。
而在之前对ASD儿童的早期研究中发现,两岁左右的自闭症幼儿对刺激物中非社会性方面存有高度敏感性,使其忽略了社会性方面(Klin,Lin,Gorrindo,Ramsay,Jones,2009),而从小的优先关注优先关注某些类别的刺激可能会导致对这些刺激及其相关因素的经验积累(如几何图案等非社会刺激),上述内容可以推断ASD患者的注意力倾向与正常人不同。
于是本文作者在此对ASD患者与典型发育人群(TD)用扫视路径做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如下的问题: 1.ASD组与TD组相比,是否不仅对社会刺激表现出更弱的倾向,还对非社会刺激表现出更强的倾向? 2.是否每名ASD患者的非社会刺激扫视路径的相似度都更高呢,这是否说明他们更加偏好非社会刺激呢? 3.是否ASD组中他们彼此对待非社会刺激的扫视路径更加相似呢,TD组是否相反呢? 4.ASD组和TD组看一张图片中的元素时顺序是否相同呢? 5.是否每个ASD患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还是有整个ASD群体的共有的看待世界的模式?
参考文献 Król, M. E., & Król, M. (2019). Scanpath similarity measure reveals not only a decreased social preference, but also an increased nonsocial preference in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Autism, 136236131986580. doi:10.1177/1362361319865809

标题04: ASD患者的抑制控制能否控制“no-go”?

译者小石头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主要特征是社交缺陷、重复行为和兴趣受限,有理论认为抑制控制障碍会加重ASD患者这些特征。抑制(inhibition)是抑制一种强势反应的能力,是有助于行为控制的执行功能之一。
依靠大脑的前额叶皮质,抑制与其他执行功能(如工作记忆和注意力)协同工作,对行为施加自上而下的控制。自闭症患者缺乏自上而下的控制,可能表现为与情境不符但自我满足的行为(例如,专注于特定兴趣的话题和对象,或重复能带来刺激的动作习惯)抑制能力受损
那么ASD患者的抑制控制存在哪些行为和神经活动上的异常呢?今天这篇2014年发表在《Molecular Autism上的文章,将会给出答案。
考虑到时间在抑制研究中的重要性,本研究采用MEG(脑磁图)的测量手段,可以测量大脑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模式。

参考文献 Vara, A.S., Pang, E.W., Doyle-Thomas, K.A. et al. Is inhibitory control a ‘no-go’ in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Molecular Autism 5, 6 (2014) doi:10.1186/2040-2392-5-6.

文章的最后,做个总结。

整理了一份自闭症第五期文献解读大礼包,里面包含之前所有的文献解读总结,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自闭症干货005”,即可获取哟~ 往期阅读

004期自闭症研究简报:

自闭症的双眼竞争与情绪渲染

003期自闭症研究简报:

自闭症的感知觉以及面孔缺陷

002期自闭症研究简报:

自闭症的瞳孔渲染;

异常的面孔扫描模式

001期自闭症研究简报:

婴儿眼神加工或可成为自闭症的预测因子;

家族及遗传研究


你愿意别人夸你聪明还是努力?


你的情绪只是无意识受到他人影响吗?

探寻梦中的“情绪”,噩梦或可提前预知


青少年学会了这一点,可降低抑郁风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