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病人家属,请来一下

2022-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曼珠沙桦

我希望自己也好,别人也好,我们爱的人也好,不爱的人也好,永远遇不上癌症这个令人恐怖的病,可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增457万癌症病人,占全球的23.7%。而根据发达国家2018年癌症病人的数据,85岁以上患癌的概率在50%,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活得足够长,癌症就有可能找上我们。

既然有概率遇见,那还不如直面。恐怖来自于无知,那干脆去了解,去深入,让未知变成已知,有所准备。

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是《病人家属,请来一下》时,这本书几乎覆盖了从认识癌症到确诊,再到治疗、护理的全部环节,不仅实用,而且还很有温度。

作者王兴是北京大学的肿瘤学博士,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多家医院的胸外科任主治医师,是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肿瘤科医生。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长期从事科普工作的作者,除了今天要解读的这本书之外,他还出版了《癌症病人怎么吃》《肺话》等科普著作。

临床医生的工作,让他知道什么是病人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而科普写作的训练,让他能把很多专业问题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我们听。今天这本书中,既有医学常识的科普,也有就诊治疗的指导,还有癌症预防方面的建议。不管你的家里是否有病人,这本书都非常值得一看,因为有备无患。

首先,几乎每一位经历过癌症的病人和家属都会无数次发问,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的亲人?书中有一位病人家属,刚刚博士毕业,还没来得及开始新人生,就要面对父亲胃癌晚期的残酷事实。她无助又困惑,不明白生活规律、注意养生、半年前才体检过的父亲为什么会患癌。

但其实,是否会罹患癌症是一个概率问题,世界顶尖的科学杂志SCIENCE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标题大意为“癌症是一种运气不好的疾病。”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癌细胞原本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只不过正常细胞在人体中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而癌细胞的分裂是无限的,无限导致失控。只要我们活得足够长,细胞裂变的次数足够多,细胞癌变的概率就会上升。

确诊阶段,就有一系列问题。比如,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看病?是选择综合医院,还是专科医院?高端医疗资源怎么用?

很多人在得病之后,首先想着来大城市。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现实是,在大城市大医院挂号至少要花掉一周,好不容易见到医生,说不了两句,就会收到一堆检查的单子,预约检查、做检查,通常小半个月又过去了。等你拿到检查报告,还得再花一周的时间挂号、看诊。如果人生地不熟,吃饭住宿还得花钱,看病成本大大增高,确实是又慢又贵的选择。因此,王医生建议,刚发现疾病,时间就是生命,先就近就诊。之后可以带着片子和病理切片来大城市会诊。

那么,是选择肿瘤专科医院还是综合医院呢?这主要看病人的身体情况。如果病人有或曾经得过风湿免疫疾病、肾病等,那还是应该选择综合医院,那里有完备的科室,可以为之后的治疗保驾护航。如果病人大体健康,或者只是有一些常见的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那么肿瘤专科医院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那里有外科、内科、放疗科,可以为治疗提供更完善的选择。

现如今走出国门求医问药也很平常了,但是,有必要跑到国外去看病吗?王医生告诉我们,论做手术,其实中国医生最擅长。不过,海外在新药的研制上确实具备优势,比如美国在罕见基因的靶向药研发上就遥遥领先。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海外医疗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获得第二诊疗意见。如果和最初的意见一致,那么就可以在国内进行治疗;如果和最初的意见相悖,就可以再重新考虑治疗方案。

还有一个两难的问题是要不要告诉病人实情?王医生给了两条原则。第一条原则:不同分期,不同策略。早期病人,如实告知和善意隐瞒都可以。因为这类病人通常都能治愈,无论怎么说,病人的心理负担都不会太大。中期病人,必须告知。这类病人通常在手术之后还要进行辅助化疗,如果病人不知情,抗拒后续的化疗,很有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晚期病人,难得糊涂。比如,对于75岁胃癌晚期患者,考虑到分期和身体承受能力,都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案,那么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才是首要目标。

第二条原则: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策略。对于上岁数的老人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可以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简要告知。比如,“大夫说了,肺里有个小疙瘩,已经切掉了,没事儿了。”对于年轻、受教育程度高的病人,可以如实相告病情。这类病人,往往有意愿了解,也有能力学习,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治疗过程中。

在治疗阶段,王医生说治疗癌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治愈被癌症打击的心灵。他把治疗分成三个心理阶段,一是接纳,病人和家属都要接纳疾病已经存在这个现实,也要接纳坏情绪,而不是执意于应该怎么样。对于病人来说,我们最应该成为一起扛枪上战场的战友,而不是一个只会顺从的保姆。战友身份的背后,首先是平等,其次是信任,最后是责任,这样的陪伴和支持才是高质量的。二是重建生活。王医生建议多做一些能产生心流的事,当你全情投入一件事情时,心里会产生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但是,请注意,可以产生心流的活动,一定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对癌症患者来说,要在癌症的打击下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就需要不断追寻心流的体验。哪些活动有利于产生心流体验呢?王医生给了两个选择,一是游戏,二是瑜伽和太极这样的有氧运动。三是回归社会。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重新从事工作,或从事自己的兴趣爱好,融入社会生活,而不是孤独的呆在家里。

讲完了确疹和治疗两个阶段,王医生从如何做好准备预防。首先是重视体检,尤其是对年龄渐长人群、有亲属患癌的人群,每年体检十分重要,只要早期发现,治愈的可能性就非常高。然后是配置重疾险和医疗险,把费用的压力降到最低。

最后想重复一次开头的话,我希望自己也好,别人也好,我们爱的人也好,不爱的人也好,永远遇不上癌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