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苏童,已是十年后
读高中时,班上有位女生,个子不高,长得不算漂亮,但文章写得真是好,笔下有灵气。
那时,班上的好作文会被老师张贴在黑板旁边的白墙上,她是上榜热门人选。每次一张贴,我就迫不及细细读了,心里不住感慨。
我一向羡慕会作文的人,所以直至今天,很多同学的样子和名字都记不清了,这个女生的名字却被一直记下来。
那时有个贝塔斯曼读书书友会,比亚马逊还早进入中国市场,卖书也卖其他,她为这家外国公司的业务增长贡献了不少零花钱。当我们都在买各类教辅时,她买了很多文学书籍。
堆积如山的教辅前,那些装帧精美的16开书本,透着浓浓文学气息,竟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似乎是来错了地方。
她总有时间读它们。午后,我们早早来到教室,埋头做题,她漫不经心地读着小说,全心沉浸在另一个世界。一天,我瞥见她手里那本书,封面暗红,名字是《妻妾成群》,作者苏童。
而当我真正开始读《妻妾成群》,已是10年后。据说苏童写这部中篇的时候是25岁,那时他受外国作家影响深重,如海明威、福克纳、塞林格、博尔赫斯和马尔克斯。
1989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他“在独居的阁楼上开始了《妻妾成群》的写作”,这是一个一夫四妻封建家庭中女人和命运斗争故事。
“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的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
苏童说在这之前,他“从未想过小说的开头会是这种古老平板的语言。”而我却觉得这开头太美了,平淡中有文字迷人的韵律,尤其那句“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
在这之前,苏童被称为先锋作家,为了呈现独特性,故意打碎故事,分裂故事是他的叙述乐趣,到《妻妾成群》,他突然回归传统,在写作手段上“往后退了两步”,重新开始讲故事,重新塑造人物。
于是有了颂莲这个由女学生到四姨太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故事中,颂莲像是泥沙一样陷入这个传统家庭纠葛,抗争无所不在,他与雁儿的斗争,与其他三房太太的勾心斗角,但最后依然无法逃过被折磨到精神失常的命运,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封建社会下人性的扭曲。
我特别迷恋苏童文字中的江南味道,像是终日绵延的雨水,白描中透出浓重的阴郁气质,他笔下的人物生命力顽强,他对细节的描绘细致入微,极为擅长刻画女性心理(虽然这一点他不承认),如《妻妾成群》中颂莲的刻画,她的命运走向极其合理,让人痛心。
读完《妻妾成群》,我突然想起高中时候那个喜爱读苏童的女生,我们当时心中的才女,很想问问她,当时读完苏童,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不过后来再难遇见时常捧着书的女生了(我二姨算一个),喜爱读书的她们总有种独特气质,让周围的人心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