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心情随笔自由写

『道德经』第五章

2018-12-19  本文已影响2人  红尘一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释义: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小狗崽一样,任凭自然界的事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像对待刍狗一样来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风箱,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加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此章中的“守中”与『论语』中的“守中”大有不同。前者是保持虚静,后者是保持中庸之道。

老子的视野比孔子更加宽阔。孔子论及的对象只是社会现象,是统治者对老百姓的仁政。而老子讨论的对象是整个宇宙,整个大自然,其中当然包括人类社会。老子的观点是,宇宙的存在和运行自有其自身规矩和规则。人类最好不要粗暴干预。实际上自从有了人类,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范围的扩大,自然界有多少物种已经灭绝。由于人类的短视,又引出多少亟待解决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污染,雾霾,臭氧空洞,全球气候变暖,沙漠化急剧扩大等等。转基因的出现的利弊究竟如何,还待更长时间的论证和考验。大熊猫的挽救只能延缓其灭绝的脚步,想彻底从根本上解决已是不可能的。核武器的出现并不能消除战争带来和平,相反更是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有一个公益广告设计的非常好,一个钟表,动物做时间,秒针是一只猎枪,秒针没动一下,就有一种动物灭绝。给人惊醒。

无论人类怎么折腾,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地球嘛,影响不了整个宇宙。

老子认为“多言数穷”,政令繁多,老百姓反而更加困惑,更加行不通。虽然带有消极意义,也有一定的借鉴之处。给施政者提供一个参考建议。一团乱麻缕,可能越捋越乱,但是不能因为越捋越乱而放弃。矛盾论认为,社会就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解决着旧的矛盾,产生着新的矛盾,矛盾是时时刻刻存在的。矛盾面前不能畏缩,但是解决矛盾要科学论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冒进。保持虚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如果不从实际出发,相当然地瞎指挥,政令繁多确实是带来很多麻烦,也是解决不了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