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马克思4:给所有曲解马克思的人(马克思哲学、经济学通俗讲义)
一、马克思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的变革,在马克思之前,人们都习惯于从命题到命题,先假设逻辑前提,然后根据逻辑规则来推出结论,现实与理论因此而错位。
马克思第一次明确了,任何逻辑前提的唯一基础只能是现实,离开现实,没有任何逻辑前提有意义。而现实是总体的,是一个有机体,现实的范畴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的,任何范畴都有着现实、具体的历史出生、发展、死亡过程。例如劳动,并没有脱离现实的抽象劳动概念,而只有现实的、历史的劳动范畴。劳动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历史形态,而现实的秘密就藏在这些具体的历史形态中。
至于逻辑规则,同样不是先验、抽象的。譬如排中律,并非无条件成立,有着现实、历史的前提。现实的关系决定了现实的逻辑而不是相反,这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现代数学的研究也证明了,通常的逻辑只是一种特别的数学结构格中的一种类型,它由这种数学结构相应的具体关系所决定。
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如果按照通常的逻辑,那么可先假设这样的命题:“所有出现的现象都要消失的”。而“资本主义是一种现象”,因此“资本主义一定会灭亡”。但这种研究方法并不是马克思的,马克思不会去假设一个前提,然后根据这前提来推出结论。因为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让现实适应逻辑,而现实逻辑不过是现实关系的抽象,用抽象代替具体的现实,不是马克思的观点。
因此,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劳动决定价值”等命题,在马克思那里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对现实关系剖析后的总体把握。而斯大林等,把马克思逻辑化、抽象化,和马克思无关。
马克思的研究只从现实的现象出发,例如首先找出资本主义最普遍的现象:商品、交换、劳动力商品、资本、货币等,然后分析这些现象间的现实联系:横向的总体与纵向的历史,最终形成揭示资本主义现实关系的基本范畴。这些范畴都是历史、具体、现实的,不是理论的纯粹抽象,离开历史、具体、现实的范畴是毫无意义的。
任何先验的前提都是非马克思的,任何马克思的范畴都有着丰富的现实、历史背景,一旦相应的现实关系消失,所有关于该范畴的分析将失效。例如在资本主义出现之前之后,价值范畴是没有意义的。而脱离现实、历史背景,企图用抽象的逻辑方法来学习、支持、反对马克思,都是无的放失,和马克思毫无关系!
二、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方法基础!
任何科学都有其界限,马克思明确指出,理论的界限就在于现实,没有任何理论是可以脱离现实而建立在先验的前提上,任何逻辑前提的唯一基础只能是现实,离开现实,没有任何逻辑前提是有意义的。而现实是总体的,是有机体,现实的范畴并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活的。任何范畴都有着现实具体的历史,生住坏灭的过程。
马克思没有抽象命题,只有对现实关系的总体把握;马克思没有先验前提,只有现实这唯一的基础。所有曲解马克思的人,无论左派右派,都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看成类似西方经济学般从概念到概念的文字游戏。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有着全新的基础,一个现实、历史、总体的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唯物史观的现实理论展开,劳动价值论就是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形式。离开唯物史观,没有劳动价值论,也无法理解劳动价值论!价值,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历史运动,价值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些只会背书的人,按照那种斯大林式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科书,把价值当成用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之类抽象定义所对应的抽象概念,却完全不理解这理论抽象后面现实、总体的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历史运动。
价值范畴,不是单纯的理论抽象,而是现实的价值运动过程,对应着资本主义交换关系中商品交换的可交换性以及交换比例关系所构成的运动,体现在任何一个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交换的可交换性,形成商品交换中不同单位基础上的同一价值量纲范畴;交换比例关系,形成交换价值范畴。需要特别指出,商品的可交换性不是来自某个先验的前提,而是来自具体的历史运动过程。而商品交换的可交换性和交换比例关系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范畴的形成过程。价值,本质上是商品的可交换性和交换比例关系的理论抽象。绝对不是因为有了价值,商品才能交换;而是因为历史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了商品的可交换性和交换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价值范畴!
交换价值同样不是一个先验的概念,交换价值的历史运动最终形成货币范畴,而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货币化表现。这个历史发展的现实途径,在理论上表现为商品范畴到价值范畴到交换价值范畴到货币范畴到价格范畴的逻辑运动。对马克思有一种普遍的误解,就是把价值范畴当成一个先验的前提,却不知道价值范畴是商品范畴历史运动的结果,而商品范畴又是经济范畴历史运动的结果,经济范畴是劳动范畴历史运动的结果,没有人类的劳动,根本就没有经济的存在。
马克思的理论深刻地剖析了从劳动范畴开始的历史运动,而这种历史运动都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现实的历史过程中展开的,离开了这一切,谈论马克思只能是无的放失。例如,那种把蒲鲁东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之类的观点强加到马克思身上的人,都不过重复这惯常的先歪曲马克思再来反马克思的思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与一切道德无关,因为道德范畴也是历史的,并不是道德范畴决定经济范畴,而是相反。那种企图通过道德批判或人性改造来打倒资本主义的想法,都是幼稚可笑的,也是非马克思的!
三、什么是范畴!
范畴,不是单纯的概念,不是那种抽象的、先验的,从天上掉下来的虚无玩意。范畴,植根于现实之中,是现实关系总和的理论综合。离开现实,没有任何范畴。现实,第一位;范畴,第二位。
而理论探讨,必然涉及理论对现实的命名。人存在的最大意义在于对世界的命名,一个不能命名的人类是没意义的。人类的历史就是命名的历史,没有理论活动的人不能成为人。但马克思之前,理论活动大都从抽象概念出发,而马克思改变了这一切,马克思确立了这样的、唯一的前提:只有现实才是理论唯一可能的前提。
而范畴,和现实各种关系相联系。例如,是现实的人类劳动关系的总和就构成了劳动范畴,而不是先有一个劳动的抽象定义才有劳动。如果没有现实中的劳动现象,何来劳动范畴?没有现实性,没有范畴;没有总体性,同样没有范畴,一个片面、偶然的关系不能构成范畴,只有相关现象的总体才能构成范畴。
除了现实性、总体性,范畴还有历史性,任何范畴都不是天生的,都是一种历史的现象,甚至历史范畴本身也是一个历史现象。所谓历史,就是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不能总结出历史范畴的。一个范畴能得以在理论上存在,依赖于现实相应关系的一定发展。如果没有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一定发展,马克思是不可能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范畴的现实性、历史性、总体性,是不可分割的。
四、现实经济范畴的历史与现实。
任何现实的范畴都有其生长史,这就是现实范畴的历史。任何一个现实范畴的历史形态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即使人类这个范畴,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个永恒不变的人性使得人成为人。同样,人性的范畴,人类社会的范畴,人类劳动的范畴,人类社会经济的范畴等等,也会在历史和现实中呈现不同的形态。
有一种很可笑的观点,认为一个历史上的范畴出现后,一旦演化出新的范畴,则该范畴就不存在了。这有点像是说,一棵树,从根部长出树干后,树根就可以不存在了;地球也是演化来的,地球演化出人类后难道就不存在了?地球人都要去火星上变火星人去?这种可笑想法的根源在于割裂了现实范畴的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用经济范畴的演变来说,从劳动范畴发展出经济范畴,进而发展出商品范畴、价值范畴、交换价值范畴、货币范畴、价格范畴等等,对应着现实经济逻辑之树的生长过程。现实中,最眩目的无疑是价格范畴,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在和各种价格打交道,就像我们看一颗树,最眩目的是树冠,但没人会为了树冠而否定树干、树根的存在。
现实经济的逻辑之树,是不能抛弃任何历史发展中的范畴的。这种抛弃历史发展中间环节的把戏,就是西方经济学经常玩弄的。例如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范畴和需求范畴,就是价格范畴发展中的一个子范畴,而价格范畴比单纯的供给范畴和需求范畴要丰富得多,但在西方经济学中,却把一个历史、现实的范畴变成先验的概念、前提,然后形成拙劣的数学模型来编造现实的图景,最后反过来污蔑诋毁价格范畴以及价值、交换价值、货币等范畴,这就是他们通常的把戏。
任何范畴,在其历史使命完结之前,都不会消失,只会根据具体的现实情况改变其形态。马克思的正确性不在于能否先验地预测各种范畴的未来形态,而在于是否把各种范畴放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总体地研究它们的逻辑关系。例如,对于货币范畴,现在的形态和马克思当时的形态当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货币范畴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范畴中的逻辑关系是不变的,因为这个逻辑关系之网是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存在的现实基础。
所有为资本主义唱赞歌的人之所以惧怕马克思,总是用各种理由来歪曲马克思,宣称马克思的所谓过时,只是因为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现实基础下,那资本主义社会各范畴间的现实历史逻辑之网中,藏着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存在的秘密与罪恶。他们越宣称马克思的过时,越用各种伎俩来粉饰太平,越证明着马克思分析的正确和深刻!
马克思,首要关注在这现实历史逻辑之网中,资本主义社会各范畴间的最基本关系,至于这些范畴的具体现实形态,当然也是必须关注的,但这种关注必须以对前者的关注为前提。因为,无论资本主义关系之树的树冠如何春夏秋冬地变化,那树根、树干、树冠间的基本关系是不变的,除非这树死了,否则树不会只有树冠,而树冠也不会变成树根往土里长。
但这资本主义关系之树的树根、树干、树冠间的基本关系,并不是一个先验的前提,而是历史发展的现实结果。不排除在某些星球上的人类社会有其他的基本关系,但在地球上,资本主义就历史地显现出这样的现实逻辑结构。这种结构不是永恒的,但也不可以随意更改。企图靠人多力量大就把资本主义的现实逻辑关系打破,用口号就可以让资本主义灭亡,都是极端无知的表现,和马克思没任何关系!
五、价值量纲与商品交换
马克思的理论不是凭空设想的空中楼阁,而是来自现实的具体现象。同样,价值量纲也不是一个凭空的假设,同样来自一个现实的具体现象:商品交换。
最简单的商品交换,就是物物交换。举个例子,例如三个苹果换五个梨,在这个交换中,有这样的关系:三个苹果=五个梨,这个关系能成立的前提就是“个苹果与个梨”这两个不同单位的量纲必须相同。单位和量纲是不同的,但不同单位的量纲却有可能相同,例如1米=100厘米的关系中,米和厘米单位不同,但都属于同一长度量纲。而量纲不同的量是不可能相等的,例如:多少光年都不能等于一年,因为前者属于长度量纲,后者属于时间量纲。
既然现实中有了“三个苹果=五个梨”这类关系,就意味着“个苹果与个梨”这两个不同的单位具有相同的量纲,这个量纲的存在是因为“三个苹果=五个梨”这个关系在现实汇总的成立。价值量纲的存在,并不是一个理论的先验假设,而是现实中所有同类具体现象的总体抽象。这在商品交换的具体现象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不同交换单位的统一量纲,就是价值量纲。价值量纲可以有很多的单位,就像长度量纲可以有公里、里、米、尺、寸等等,价值量纲也可以有很多单位,例如上面的“个苹果”,“个梨”,都是一些具体的,历史上曾存在过的单位。
但正像长度量纲中太多单位不方便,最终要用国际标准,价值量纲中的单位也逐步走向统一。必须强调的是,价值量纲中单位的逐步统一,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过程,而是对应着现实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终于,历史发展到这样一个时期,货币出现了,当货币最终成为一般等价物,广泛地出现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值量纲也有了一个更普遍使用的单位,就是货币的单位。价值的量纲和货币的量纲是一致的,都是同一的价值量纲。
普遍地出现包含诸如等式“一台电脑=10000元人民币”这样的现实现象,绝对不是因为价值量纲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推论或先验前提,而是一个现实商品交换的历史过程中所演化出来的现实结果。而只有在货币充分发展的社会中,才会普遍地出现类似等式所对应的现实交换,从而使得货币范畴也逐步发育成熟。在马克思那里,所有的范畴都不是天生永恒的,必须放在历史的环境下考察它的发育过程。
从“三个苹果=五个梨”到“一台电脑=10000元人民币”,涵盖着从商品范畴发育出货币范畴的历史过程,而马克思更进一步指出,货币范畴将进一步酝酿发育出资本范畴,进而发育出剩余价值范畴。
六、价值量纲对劳动进行测量是资本主义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马克思的所有理论都是历史、现实的,不需要任何先验的假设。例如,价值量纲对劳动进行测量,是资本主义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并不是一个抽象理论!
劳动力商品范畴,是价值量纲,即价值范畴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对劳动范畴进行测量的历史运动中形成的。价值范畴的量纲是货币量纲的成立,在历史中对应着劳动力商品范畴的出现,对应着用货币购买别人劳动从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的现象成为普遍。这种现象只有在资本主义才真正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到今天依然普遍存在,马克思对这种现象的分析依然有效。
在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用价值量纲对劳动进行测量,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前提,而是一个现实的普遍现象,当每个人出卖自己的劳动换取工资来养活自己时,这种现象就在不断重复着。这种测量是很具体的,当你的工资确定、增长或减少时,也就对应着一次新的测量,而测量的程序,是和这现象发生的具体条件相关,例如在美国和古巴,可能这程序就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所有在资本主义历史时期表现为劳动力商品形式的对劳动进行的价值测量,最后的结果都有一个同一的量纲,也就是货币量纲,价值量纲的一个具体的历史形态。任何人,无论其工资是美元、欧元还是卢布,都在同一的货币量纲中,就像米、厘米、毫米都在同一的长度量纲中一样。而价值量纲同一地表现为货币量纲的具体历史形态,并不是先验、永远的,而是对应着资本主义社会货币范畴的历史发展。
“为什么价值量纲测量的结果一定是货币量纲?”这类问题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现象。不能把测量当成一个抽象的理论,测量是现实、具体的。在现实中,只要出卖劳动力换出来的是钱或钱的等价物的现象不被普遍改变,那么价值量纲测量的结果一定是货币量纲。“价值量纲测量的结果一定是货币量纲”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结论,而是来自出卖劳动力后拿工资这种普遍的现实现象,一旦这种现象改变了,“价值量纲测量的结果一定是货币量纲”就不成立了。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至少到目前为止,这种现象还是普遍地存在,即使不拿工资拿股份,结论也没有任何的改变。
如果觉得价值量纲对劳动进行测量违反所谓的逻辑常识,并以此来反对资本主义,这种反对是没实质意义的。关于武器的批判与批判的武器的关系,马克思早就说清楚了。资本主义之所以一定要灭亡,不是因为资本主义违反了任何天条、逻辑或道德,而是“价值量纲对劳动进行测量”之类的普遍现象最终会发育出让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范畴所对应的具体现实关系,这种历史范畴所对应的具体现实关系的发展最终使得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不能再容纳它的存在,但在资本主义最后的可能性被耗尽之前,资本主义是不会灭亡的。资本主义不会因为口号而灭亡,资本主义灭亡的因素都是自己所酝酿的,杀死资本主义的只能是资本主义自己!
七、价值、交换价值、价格
所有曲解马克思的人,无论是打着左派和是右派的牌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马克思的理论看成像西方经济学那样的从概念到概念的文字游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唯物史观的现实理论展开,劳动价值论就是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形式。离开唯物史观,是没有劳动价值论的,也无法理解劳动价值论!
价值,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历史运动,价值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些只会背书的人,按照那种斯大林式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科书,把价值当成用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之类抽象定义所对应的抽象概念,却完全不理解这理论抽象后面真实、总体的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历史运动。
价值运动对应着资本主义交换关系中商品交换的可交换性以及交换比例关系的运动,任何一个商品的交换过程,必然体现出这两个方面,这两方面不是一个理论的抽象,而是一个现实的价值运动过程。前者,形成商品交换中不同单位基础上的同一价值量纲范畴,后者形成交换价值范畴。注意,商品的可交换性不是一个先验的前提,而是一个历史运动的过程,这种可交换性和交换比例关系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范畴的形成过程。价值,本质上是商品这个可交换性和交换比例关系的理论抽象。不是因为有了价值商品才能交换,而是因为历史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了商品的可交换性和交换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价值范畴!
交换价值同样不是一个先验的概念,交换价值的历史运动最终形成货币范畴,而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货币化表现。这个历史发展的现实途径,在理论上表现为商品范畴到价值范畴到交换价值范畴到货币范畴到价格范畴的逻辑运动。对马克思有一种普遍的误解,就是把价值范畴当成一个先验的前提,却不知道价值范畴是商品范畴历史运动的结果,而商品范畴又是经济范畴历史运动的结果,经济范畴是劳动范畴运动历史的结果,没有人类的劳动,根本就没有经济的存在。
马克思的理论深刻地剖析了从劳动范畴开始的历史运动,而这种历史运动都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过程中的,离开了这一切,谈论马克思是完全的无的放失。那种把蒲鲁东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之类的观点强加到马克思身上的人,都不过重复这惯常的先歪曲马克思再来反马克思的思路。
八、形式逻辑、辨证逻辑、现实逻辑
逻辑的本质是关系间的某种组合方式。例如在形式逻辑里,排中律意味着命题和它的反命题之间的关系被一种绝对的组合方式联系在一起,就是它们不能同时为真。而没有命题之间的关系,所谓的逻辑规则也是不存在的。
在形式逻辑的发展初期,人们觉得逻辑规则是绝对的、甚至是客观的,却不知道这种逻辑规则的绝对性不过是一种先验性的假设,在上世纪开始后,由于公理化系统的研究,人们开始用公理化以及形式化的角度看待形式逻辑的规律,形式逻辑系统被看成具有某些特殊关系的特殊数学结构,逻辑规则的绝对性、先验性成为历史。各种的形式逻辑系统被构造出来,通常的一阶谓词系统失去原有的地位。
由于哲学的发展,在黑格尔手上,辨证逻辑被发展起来。辨证逻辑的出现,就是相对于形式逻辑的,黑格尔相信,历史是按辨证逻辑的规律运行的,所谓的辨证法三大规律等等,就是这种逻辑规律的反映。如果说形式逻辑曾是构成、组织知识的基础规则,那么辨证逻辑就成了构成、组织历史的基础规则,具有绝对性、先验性。
马克思深刻地指出,无论是形式逻辑、辨证逻辑,都不具有它们所假定的绝对性、先验性,都不过是现实逻辑的局部反映。企图用这些绝对性、先验性的逻辑假设来解释世界是没用的,哲学家的任务是解释世界,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现实是所有逻辑的唯一前提,离开现实的关系,任何逻辑都没有意义。
马克思第一次确立了现实世界的唯一前提性地位,马克思的理论只考察现实世界的关系总体,从中分析、总结出现实的基本逻辑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从不认为这些现实的基本逻辑关系有任何的绝对性和不变性,在马克思那里,任何的现实逻辑关系都是历史的,它们既不是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不灭,但在这基本的现实逻辑关系被历史的发展所打破之前,它们所构成的现实范畴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而在最终打破这现实的逻辑之网前,单一现实范畴历史形态的改变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
要理解马克思,必须站在现实逻辑的基础上,而不是用形式逻辑、辨证逻辑先验规则来玩弄从概念到概念、理念到理念的把戏。
九、 现实逻辑的历史性与马克思的革命性
没有历史性的马克思不是马克思,没有革命性的马克思同样不是马克思,而马克思的革命性不是凭空而来的,马克思的革命性建立在现实逻辑的历史性上!
对于马克思来说,任何脱离现实逻辑关系的事情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在马克思之前,革命同样存在,但马克思之前的革命,都是建立在先验的逻辑前提之上,例如:平等、博爱等等,而革命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这些抽象的目标。但对于马克思来说,这种抽象概念、理念前提下出现的所谓革命,其实都有着深刻的现实逻辑基础,而任何不以改变现实逻辑基础为前提的革命,最终都将被现实的逻辑基础所制约。
现实的逻辑以及其对应的现实关系总和,同样是历史的产物,没有任何的先验性。正因为现实逻辑的历史性,使得任何的现实逻辑都只有暂时的性质,最终都要被改变。例如,资本主义的现实逻辑,无论如何强大,最终都要被改变。
但总体性是现实逻辑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这也意味着,革命也同样是总体的,脱离了总体性的革命,同样是抽象的,例如那种企图通过单单改变上层建筑而实现总体革命的实践,最终都会被证明是失败的,这是由现实逻辑的总体性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