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教子笔记4:好习惯胜过辅导班

2020-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晴耕雨读管见

你好,我是秀爸。

今天为大家分享、解读教子实录2014年3月29日的内容。一家之言,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奉上正文。

【教子笔记】

秀儿上午完成全部作业,下午同(原小学同学)到滏阳公园带BJD娃娃去外拍,到傍晚回来自己弄饭吃。

晚上给我讲解完成的数学作业,之后读《新语文读本1》至136页,描字帖一页。

【自我点评】

今天的笔记内容依旧简短,但自以为值得借鉴的有许多,考虑阅读效果,我还是只讲一个点:

帮孩子培养好习惯是家庭教育的重点。

先解读笔记背景。

当天是周六,笔记记录的是孩子周末在家的状况。一天的主要活动都是她自主安排的。

有学习有玩耍,在大人看来劳逸结合,挺好。但从孩子的角度看,周六下午和同学去公园玩才是核心需求,那是提前就有的愿望和打算。

其它行动都是为达成愿望服务的,所以才会在上午完成了全部作业。其实,前一日的记录显示,她从周五就开始赶周末的作业了。

孩子这一习惯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不管是周末还是寒暑假作业,她都会在假期还未开始就抽时间尽力做,好给假期腾出些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另一方面,孩子在整个中小学阶段没有报过任何课外辅导班。

所以,我把今天的主题定为“好习惯胜过辅导班”。

为避免大家误会,我需要解释两点:

一、辅导班不是不能报,但需尊重孩子的意见,还要目的明确。不能因为孩子的同学报了,你就去跟风;也不该是为了提前上课。关于辅导班更详细的论述,我写在《漫谈辅导班》一文里,在此不赘述。

总之,家长对孩子要有信心,对家庭教育要有定力。

二、我说的好习惯,不仅仅是指前文里“提前赶作业”的习惯。它包含方方面面的众多内容,比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不迟到、认真听讲、有计划复习等等;积极完成作业只是其中之一。

习惯是孩子的,但养成习惯需要家长帮忙,是家长的重要职责。

那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结合今天的笔记内容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家长要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是前提。亲子关系要紧张的话,你所有的教育措施都不会取得预期效果——孩子不会听你的,还会跟你唱反调。

关于改善亲子关系,我只说一句:

主动权在家长手里!!!

其次,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需求”,不要简单否定,即使不能满足,也要同孩子商量,取得他的谅解。你忽略他的“需求”,他就会忽略你的“需求”——不听你的。

再次,要尊重孩子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权(能力范围内),还要随孩子的成长逐步放手。

孩子的能力是“脚”,自主权是“鞋”;家长逐步放手,才会避免“削足适履”。否则,一切都是家长说了算,孩子要不畏畏缩缩,性格软弱;要不就会“叛逆”。

家长们不要担心放手会让孩子“放飞自我”。我在《》一文中曾表达过一个思考:

孩子们的能力远比想象的要强大,他们只要得到机会,就会绽放精彩!

最后,培养孩子的习惯,也要把握时机。

时机有两种,一个是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孩子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容易听从家长的安排。所以,培养习惯越早越好。

这也是我一个高中老师为什么总以低年级孩子为写作对象的原因所在。

一个是新学段开始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最初一个月、一个学期。

原因也有二,

一是孩子有“向好、向上”的愿望和内在动力——我不能像之前那样了;一是孩子到一个新环境,对规矩还不清楚,还不敢暴露自己的坏习惯。

当然,一个孩子一个样,家长们在不违背上述原则的前提下,还要用心琢磨自家孩子的特殊情况。如此才可能获得期待的效果。

今天是9月6日,学校开学刚一周,家长们行动起来,抓住当下,积极配合老师,帮孩子改掉坏习惯,养成好规矩。

期待你的反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