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屈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屈原为了明志,除了投江还有别的选择吗?

2018-10-30  本文已影响0人  赵利萍zlp

课本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音犹在耳畔,而这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者诗人屈原却已投江而亡2296年了。

春秋战国时期,应该是我国言论最为自由的一个时期了,那个时候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社会充满了进取和批判的精神。屈原就生活在这个时代,而当时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期的楚国正处于各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严重之时,强国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国力,兼并其他弱国加速统一全国的进程;而弱国也不示弱,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家国保卫战。楚国就是在这个时候受到了西边崛起的秦国的威胁,可是当时楚国的国君楚顷襄王以及一众贵族阶层依旧成日沉湎于饮酒作乐,对即将到来的亡国之灾束手无策。于是屈原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楚国的措施,却又一再的受到其他贵族的诽谤排挤,可是屈原并未就此妥协,依旧置生死于度外,再后来被楚顷襄王流放,最后楚国国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抱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明志。

眼看着国家即将走向灭亡,既要面对昏庸无道的君主,同时还要提防一堆猪队友的时候,屈原这个时候想要保住自己的气节、表明心志,除了投江,还有别的选择吗?

我想屈原其实是有别的选择的,作为楚国人,此时的楚国已然亡国,可是那么多底层老百姓的幸福安康还是需要有仁人志士来替他们努力争取,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人只有活着,就总有希望,就有改变现状的可能。可是屈原作为一位有名节的爱国志士,他忍受不了世事的污浊,也忍受不了苟且偷生的活着,就像他自己说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一样,于是他选择了以死明志。其实在战国时期强国吞并弱国,这是历史规律,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清与浊、对与错,屈原他也是在这个环境中成长,耳濡目染,那时候所有的人都主张富国强兵,吞并其他诸侯国,在这个层面上屈原与其他殖民者其实都是同一类人。想想后来的项梁为了楚国的复国,还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壮志,屈原要真为了楚国,他也可以联合楚国其他的爱国志士,做到他自己《离骚》的说的那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不是自己来决定自己的生死,应该交由国家来决定,是战士就该保家卫国直至战死沙场,是文官就该谏言献策直至鞠躬尽瘁。可是屈原却不走寻常路选择了抱石投江,从某种角度来说他的这一跳,是在逃避、逃避自己的家国责任;是在放弃,放弃自己的理想情怀。他这一跳倒是让自己跳出了战事纷繁的年代,成就了自我,可是却跳不出他心底里对祖国的那份沉重的爱与责任,因为他的祖国与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呀。

查看后人对于屈原的评价,鲜有评价他以死殉国方面的,多是对他在文学上的贡献的评价,而东汉著名的史学家班固曾经在《离骚序》中这样说屈原“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也这样说过 “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

对待历史,我们必须常怀敬畏之心,但也要客观分析,以上只是我自己的观点。不可否认屈原当时的沉江,的确是他对时局及当权者无奈与辛酸的选择,也的确令后世所惋惜讴歌,我们只能尊重他这个选择,但是在我们自己真要摊上事了一定得多想想积极的处理方案,不抛弃不放弃才是对生命至高的敬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