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01
Z小姐是何炅的粉丝,这点在刚认识她的时候就知道了,因为那个占据电脑桌面的硕大头像,她可以节衣缩食只为了千里迢迢去参加粉丝见面会,结果没带相机,只能看着手机的模糊像素哭。
她说伤心的时候看他的节目就会被治愈。
L小姐是陈伟霆的迷妹,请她帮忙需要在朋友圈发文“我最爱陈伟霆,大王最帅!”配图写真一张,我屏蔽了其他所有人后才敢做这件羞耻的事。
最近老九门热播,我觉得她已经疯了。
一向认为追星是件愚蠢的事,崇拜更是蠢上加蠢。冯骥才写过一句话,崇拜是把自己掏空了,交给人家,如果人家拿过去随手一扔,或在人家手里丢失了。
偶像是个包装出来的符号,为了这个虚假的东西,买周边、去演唱会、参加后援团……挥洒自己的青春,燃烧自己的热情,值得么?
前日晚上的票圈,X学妹蹲在马路牙子上哭,乐作人生演唱会开票前三分钟,她把卸载了的大麦又用流量下回来,正面的880,超级好的位置,顺利得连自己都不相信。但是有毕业论文和教师资格证考试,订单取消,一颗心随之沉入海底。
她说,等下半年把所有事做好,2017年决不失约,没有什么能再拦住她去北京看爱豆。
一瞬间有所触动,不再有多余的评论。
让她再哭一会吧。
02
心理学有一个观点,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预测是有偏差的。我们很难预测自己未来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甚至会错误地预测自己谈过一场浪漫的恋爱。
或许,柏拉图式的单相思是一种解释。
和L小姐聊起X学妹的事,她说你不懂,并且引用了《洛丽塔》倾诉 :“‘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只要我看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他也是,我不是简单地追星,是一种信仰,他影响我成为更好的人。”
似乎这种情感是共通的,L小姐取消陈伟霆北京演唱会的心情如是,Z小姐也在指责:“你这种人不会懂的。”
何炅来当地演出,她没抢到票,那两天就不敢刷何炅的微博,怕难过地想哭,“到家门口看不到的感觉真的难过,那次录节目,他一出场,我们叫他名字,然后在场的所有明星都看向我们,他很自豪地说:‘他们都是我的人。’我简直被苏化了!”
习惯性地要嘲讽一下,字已经打出来却没有发送出去,突然有点羡慕。
徐志摩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
无论是喜、是怒、是爱、是恨,能应该坦率地、没有掩饰地、没有保留地将这些情感表露出来。
我们还年轻。不要等到年纪大了,见的多了,开始「见怪不怪」,直至「麻木」。
03
我说我不会追星,L小姐说:“说话别说太满,从前我也觉得这很不可思议,后来发现只是还没遇到。我姐喜欢五月天买了票迟到了,保安不让她进去蹲在门口嚎啕大哭,下半场终于被放进去了,因为看一场少一场。”
我还是不懂,但是我认同,甚至开始支持。
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去在乎去宣泄,为自己爱的东西,把他们刻进自己的青春里。
大概只有年轻人才会有十足的激情。
大概只有年轻人才会那么敏感,一次又一次,因为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感动。
所以,大家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