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孙洙幸遇《金缕衣》(6)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c3beb73201745c0e.jpg)
大家知道《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是孙洙,说出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甚了解,说起他的别号蘅堂退士,大概就有很多人知道了。
他活跃在清朝,江苏无锡人,乾隆十六年(1761年)进士。在编选这本书之前,中国古人在幼年时有启蒙读物《千家诗》,孙洙认为此书过于粗略,不利于儿童学习,其他的书又过于深奥,于是他找来以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为蓝本,还有王士祯的《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为主,从中反复筛选,最终编成《唐诗三百首》。
说是三百首,而实际上收入的有310首。可能是受《诗经》的影响,我们通常把《诗经》叫做《诗三百》,其实诗经中收入了311首诗。所以《唐诗三百首》实际上收入的是310首。
编纂完成后,当然也有一些遗珠之憾,不少优秀大家的作品未被选入,因此后来也就有了几种注释本流行,来补充这一不足。
孙洙收入的最后一篇却是一首无名氏的七言乐府诗《金缕衣》。这是一首小诗,从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一首含义比较简单的打油诗,反映的主题是莫负好时光。但仔细推敲起来又确实是首好诗。
《金缕衣》原文: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珍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韵译: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
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直译:
不要爱惜荣华富贵,一定要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枝头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赏析:
一二句当中“劝君”出现两次,“惜”出现两次。
三四句当中,先是“有花”,然后是“无花”,有花须折,无花空折。这样的反复重唱,自然回文式的重叠,就突出了诗意之美,韵律和谐,朗朗上口,配乐演唱,易于传播。
诗句当中反映出的莫负好时光,珍惜少年时的主旨也是极其单纯和热烈的。
编者孙洙幸遇《金缕衣》,尽管是无名氏,同样确定了被收入《唐诗三百首》的命运,我们才有幸读到这首诗,欣赏这首诗的独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