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9(周日)在思维的花园里

2022-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方8897

想象你的思维就像一座花园,你只能让自己置身其中,花园里有野草和鲜花共存,但不能做出任何的评断和改变。假如你负性、消极的思维是野草,怎样能让野草减少,那就是让花朵开放,增加你大脑中的积极思维,我们常常用三种基本方式来管理你的思维,顺应、放手、接受。这让我想起李老师说的,心理健康的人,在顺境中能够享受,在逆境之下能够承受,在绝境之下能够接受,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大脑幸福的密码》这本书,他讲的是第三种,接受,即培养内在的力量,在我们的思维花园里种花,那么野草自然就会减少。也就是说将积极的思维放进我们的花园。

这里的积极是能够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和利益的东西。这里是实用主义的视角,而不是道德和宗教意义的说法。积极的体验通常都是让人感觉良好,有一些体验比如说被炉子烫到手,以及找不到孩子的焦灼和高姿态的自责,感觉可能不太好,因为这些会给我们之后的生活获益,我们也把他列入积极因素。有一些可能带来短暂地愉悦,但其代价会抵消益处,我们可以叫它消极体验譬如喝酒、背后议论曾经亏待你的人你有一种复仇的快感、譬如玩抖音时的快感与带给你受益相比,这些都不是积极的体验。

在思维的花园里,去观察思维,用觉察这个词更恰当,放任你的思维,觉察而不带评判(不分好坏)客观中立地观察你的体验。去觉察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身体的感受,就像自己走下银幕,坐到20排开外去看自己主演的电影。通过放任意识流自主流动,帮助你停止对欢愉体验的追逐,不再挣扎不悦的体验。带着兴趣以及对自己的善意来探索自己的体验世界,或许还能触及思维中更温柔、更无辜甚至更年轻的层面。如果采取一种可接受、非应激性的意识,那么一些消极的想法和感觉有时候是可以消弭于无形的,就像早晨的阳光驱散晨雾。这让我想起昨晚的体验,是《正面管教》读书团队的体验,我当孩子,有两个不同的妈妈跟我说话,第一个妈妈我体验到胃部的不舒服,拥堵的感受。而第二个妈妈的话语让我内心升起力量,这就是内在的力量。但我没有全部去相信这种身体的感觉,是不是还有因为学习的缘故,出现的自动思维模式的问题。不过这次的体验对自己的触动还是蛮大的,我开始铺下身子来认真学习这本书。

仅仅与思维同在是不够的,正如觉察到自己的创伤,还需要去更好的疗愈。人类的大脑进化出了非常发达的功能,它能够从消极体验中学到很多,而且能将它们储存在长期神经结构当中。仅仅观察思维也不能产生感激、热情、诚实、创造性等其他内在力量,因为这些精神品质所赖以为基础的神经结构并不会自己凭空出现。要想全身心地观察思维,必须使其做出改变,才能培养出趁着镇定和洞察力,让我们能勇敢面对内心的阴影内在力量。否则打开体验之门会让你感觉像是落入了通往地狱的陷阱。写到这里想起今晚我的疑惑,李姐说我们就是个生产队长,如果处理不了问题,那就自己先冲在前面。这就是自己的阴影,缺少那种铺下身子的干劲,面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恐惧,除了自我价值低的原因,可能没好好欣赏自己也是原因之一,和她们格格不入并不是一件坏事,我有热爱的事情,有一些不一样的目标,每天都在学习,而且自己感觉很快乐,我们不是一路人,没必要和她们一般见识。

还有保持注意力集中,不管你是顺应、接受、还是放手,都要保持注意力集中,这意味着你时时刻刻都不能分心。

自然序列 当你遇上困难或者感到不自在时(这好比风暴袭击了你的花园)首先要与你的体验同在,观察它,接受它,哪怕这种感觉是令人痛苦的。你可以通过放松身体的方式来缓解紧张,最后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在释放了一些或全部的消极的东西。用一些积极的东西来取而代之。想想那些令你快乐的人和事,当你内化积极体验的时候,你不仅是在思维的花园里种花,实际上还是在你的大脑里创建一种新的神经回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重塑积极体验。

积极的体验对一个人的身心太重要,李姐的家庭更是特别贫穷,但她用了积极的心态对待,我比你们学习都好,除了我家没钱,而我家没钱是我父母能力不行,与我无关。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全镇第一。而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了自卑总是把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越比越自卑越比越自闭,自我的力量没有好好的成长起来。

又是全民核酸日,我已经第三次去这两个小村做核酸,可能在这个镇住的时间长,又有七大姑八大姨等很多嘎拉蔓子亲戚,每次回来,都有给大樱桃的,有时候是那种火候大,但特别甜,有时候是他们去批发市场回来,买家挑剩的,但也比城市里卖的新鲜,今天他们还特意给我摘了布鲁克斯,一个新品种,比红灯甜。但我还是喜欢红灯的口味,尤其是那种放在树上火候到了,紫莹莹中透着亮光,酸甜可口。每年的这个季节,大樱桃我是要吃够的感觉。

今晚的孩童沙盘游戏我请了假,这就是团队的优势。

想觉察一下自己,从昨天中午到晚上,被抖音带着又控制不了自己,计划中的打卡和读书,都在肥皂剧中度过。

认知情绪疗法来一波。

事件:在抖音上看电视剧,管不住自己。

自动思维:没有控制力,管不住自己。

事实:按时读书打卡,按时做作业,每天都坚持读书。自制力还是不错的。分析:是不是自己的弦子绷得太近,造成了焦虑和不安?产生逆反心理?

每天读书时间2小时左右就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