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系列人物——洛阳纸贵的才子左思
前言:魏晋南北朝长达350年的历史,比隋唐以来任何一个朝代的历史都要长。漫漫长河,涌现了无数文人武将,但是历史记载甚少,世人知道的就更少了。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上也是简短篇幅,而且还仅是了解,不作重点。这里权当是做一个科普。
大器晚成的才子左思左思是山东淄博人,所处的朝代是西晋。洛阳纸贵就是形容他当年写作的《三都赋》,受到欢迎的程度空前,以致于当时洛阳的纸纷纷涨价。蔡伦改进造纸术还是在东汉时期,之后纸的造价就降下来了,也能批量生产了,左思能造成这样的轰动,足见《三都赋》受欢迎的程度。
话说左思也是出生儒学世家,他老爸是当官的,从小官吏做到御史,是个人才,他还有个妹妹长得漂亮,根本不像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其实大部分古代的才子都是家境不错的,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农民根本就不认识字。俗话说,“天将降大任.....”下面就不写了,大家都背过,左思也没少受苦,至少在天赋上就落后了别人一大截,不仅长得丑,还笨。《世说新语·容止》注引《续文章志》记载:“思貌丑悴,不持仪饰。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丑到令人发指,妇女都冲他吐口水。不过这一段是拿左思来衬托当时的美男子潘安的,有夸张的嫌疑,但是,总之很丑就是了。至于他的笨,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晋书·文苑列传》说他:“小学钟、胡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他老爸说左思不如他小时候,这左思可不能忍,士可杀不可辱,于是左思发奋学习。记住,这个时候,左思已经成年了。
这事要是放在今天的某些富二代身上,估计也就“是是是,父亲说的对。孩儿想买个车。”左思是个有追求有抱负的富二代,但是左思还是笨啊,别人写篇文章,才思泉涌,半天就搞定了,左思往往憋了半年。这是有证据的,《晋书·文苑列传》中说他:“造《齐都赋》,一年乃成。”
不过,这时,左思已经有点开窍了。写的文章比他人美多了。身边的人纷纷夸他,“没看出来啊,你小子长得不咋地,想(写)得倒挺美。”
这时候,左思的人生出现了转机。他的妹妹左棻,也就是前文说到的,长得很漂亮,被晋武帝选中,选入了宫,做了妃子。举家搬到洛阳去了。这怎么说呢,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里补充一点,魏晋时期,嫔妃的选拔还是很看重门第的,尤其是皇后,基本上都属于政治联姻。所以左思的妹妹进宫,也不算全靠运气。
话说这左思搬到了帝都,家庭地位提升了,也不愁前途了。这从红楼梦里元春被选进宫,贾府的繁荣就窥见一斑。当然,当时还不能和清朝的环境相比。左思后来专门给他妹妹写了一首诗,叫《娇女诗》。这里节选几句。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
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集。
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
左思志向高远,《齐都赋》写了一年搞定,赢得了名声,而且他家靠妹妹飞黄腾达之后,更多人来吹捧他了。于是他有了更大的志向,要写《三都赋》。一个齐都都写了一年,三都岂不是最少三年?为何产生这个不详的念头?史书记载,左思读过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作的《西京赋》,看出它们虽然华美,但颇多失实,无依无据,理胜其辞,文过其意。这些文章“假称珍怪,以为润色……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则出非其所。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徵。”
这种假大空式的文章被时人“举为宪章”,流弊匪浅,左思觉得自己能写出来更好的。
想到这里,左思飘飘然,觉得这要是写成了一定让他老爹刮目相看。接下来,我们的左思同学就开始自费旅游了,美其名曰:考察调研。左思同学先后骑着马,坐着驴车,乘着船,拄着拐杖,到了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金陵,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左思同学的毅力值得大家学习。这一晃又是许多岁月过去了。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回到家的左思,给家人送过去带来的特产之后就闭门谢客。这一写,就是十年。院子里、书房地上、墙上全是纸条,这些纸条就是左思同学用来记灵感的,想到一个好句子,马上写下来。这比苦吟诗人贾岛还苦,堪比王羲之小时候练字。
你以为这就好了?
左思同学熬了整整十年,头发都熬白了几根,眼见着都三十而立的年纪了。人家潘安、陆机这个年纪早就功成名就,纵歌起舞,身边美女如云,左拥右抱。可是左思同学熬了十年,文章写了大半,才思枯竭了,他写不出好句子。
稿纸铺天盖地的飞舞,写了撕撕了写,左思感到绝望,他把自己关起来,谁都不见,甚至连饭都难以下咽。这时候,左思的妹妹回家探亲了。她告诉左思,不如进朝做官,国家图书馆里,什么书都有。左思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于是就进朝,做了秘书郎。这工作就是掌管图书经籍,相当于国家图书管理员。许多不开放的密档,都能查看。
为什么左思想做什么官就做什么官呢?这确实和他妹妹有点关系,但不是直接关系。魏晋南北朝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是魏文帝曹丕听从陈群的建议设置的。九品中正制主要考察的是人品,家世只是参考。没想到当年人品那么值钱。不过,到了晋朝,决定是否录用的关键因素从个人品行,变成了家世。所以当个图书管理员对于左思来说,轻而易举。
左思这个秘书郎,可不简单。他由此进入秘书监贾谧门下。贾谧何许人也?《晋书·刘琨传》记载“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门下有当时一线文坛圈子的多半成员,知名的陆机、陆云、欧阳建、潘安、刘琨兄弟都是在这其中,号称“二十四友”。这二十四人都是位居高官,可以说是当时半个政治圈子。左思位列其中。
左思作为图书管理员,继续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徜徉在知识的大海。终于有一天,他完成了。他反反复复看了上百遍,都很满意,觉得班固写的都不如他的好,但是他担心世人拙眼不识珠。这时,左思已经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老谋深算的人了。他做了一件聪明事情。《晋书·文苑列传》记载:“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左思同学把这《三都赋》拿给皇甫谧看,当时皇甫谧可是文坛上一线圈子的名人,他如果能做背书,一定就能出名。看来找名人做背书的事情,自古有之。
皇甫谧也知道左思的家庭背景,看完之后,也觉得文采特别好,“谧称善,为其赋序”,就给他写了个序言。那也正常,毕竟左思同学写了十几年。皇甫谧觉得光自个儿写序还不够,还拉来著作郎张载、中书郎刘逵分别为魏都赋、蜀都赋和吴都赋作注。左思这《三都赋》算是出名了。开始在洛阳大卖,各种马屁文频出,为这赋写注解、写序言的不计其数。富人文人争相购买,于是就有了“洛阳纸贵”的美谈。
这还有个话题,左思花了十几年写这本书,作为“贾谧二十四友”,前期的宣传造势,早就完成了。所以这名人一宣传,马上热卖。陆机也在写《三都赋》,看到左思的《三都赋》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超过不了,但是没想到这居然是自己之前嘲讽的左思写的,陆机当年曾对他弟弟说“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甕耳。”把左思比作粗鄙之人,要将他的作品拿来盖酒坛子。如今真是啪啪啪打脸。陆机自此就搁笔没再写他那《三都赋》了。
成名之后,左思就被贾谧请他主讲《汉书》,相当于到中央给高干子弟做教授。后来这个贾谧因为“八王之乱”而被诛杀。左思就此隐退,一门儿心思扑在典籍上,再也没有出山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