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于中原大地上(十三)单车骑行双林寺

6月14日 单车骑行双林寺
双林寺之行还是值得的,虽然租的车扎扎响,路也不好走,载煤的超长的大卡车时时轰隆隆震天动地地开过。路上除了我一辆自行车便再无别车。以至招人侧目。
虽然折向双林寺的那条路正在锯树,树横七竖八地倒在路上,碎枝碎叶阻碍着车的前行,我还是以为值得。

这个寺,本身的价值不用多说,除了停辆自行车要收2元,门票也涨价稍让我不快外,其余再无兜售的人来骚扰。整个寺庙只我一个游客,屋宇沐浴在晨光中,合欢树沐浴在晨光中,鸽子或是别的鸟在屋脊飞来飞去。

画梁雕栋灰已深,犹是故巢栖居处。这一切都是那样清幽。
鼓楼虽无鼓,钟楼也无钟,晨钟暮鼓的深杳在心中即可。

最后说一下双林寺的彩塑。此寺彩塑是北齐所建,已好多朝代。清朝开始修葺,最后一次是民国所修。有碑记证明。
我不得不说古代人的雕塑确实非现代人所能比。
古代人的雕塑佛更近于人。神情姿态更具人性,而现代人所建之庙宇,什么金粉塑身,全是为了在这个嘈杂的时代拼命赚钱。给菩萨的泥塑打上“有求必应”的诳语,然后让善男信女们往功德箱里投钱。正如印度电影《偶滴神啊》中神所言,神也不喜欢这些。神的不喜欢才显现了神的真性情,而此处神的人性化表情姿态的表达才是真神。

其中有一处观音是我最为欣赏的。他一改传统观音白衣秀士的端庄模样,而是率性随意地坐着,一脚自然下搭,一脚竟横着搁在高处,好似生活中那种坐在凳子上一脚提起搁凳上的那种人。他的表情似喜非喜,似嗔非嗔,眼微开,唇角微扬,含蓄蕴藉,似乎心里包含许多而不说出,看人是否能猜出。
这个观音太特别了,我简直觉得他不是概念中的佛,而是一个沉浸于佛教精髓的少女,心有佛,为佛,而形不拘泥,自然率性,舒展流畅。

这些塑像让我颇费思量,到底是怎样一个雕塑家所为?
自然,古代没有雕塑家,只有工匠,那这个不光技艺高超而且理解能力超强表达能力超创新的工匠究竟是何许样人呢?此人必不是一般的善男信女,而是一个能深刻领会佛法要旨的人,知道佛法与人性的统一才是真佛。
他应是一个佛的哲学家。他塑的不是佛,而是真正的艺术,是为了表达,而不是赚钱,所以才能塑出如此心神合一的艺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