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爆你的产品?这本书告诉你。
《引爆点》读书报告
[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著
钱清覃爱冬译
中信出版社
2009年8月第一版
页数:263页
“我们的世界看起来雷打不动,但只要你找对了一个点,它就可能被引爆。”
作者简介: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T. Gladwell),1963年9月3日出生于英格兰,英裔加拿大人,身兼《纽约客》特约撰稿人、畅销书作者和演讲家,“加拿大总督功勋奖”获得者。
格拉德威尔一、全书提要
这本书有八个章节,加上中文版序、前言、后记一共11个部分。中文版序是由《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版主编李翔所写,题目为:理解流行,从题目里就可以看出,这个序言主要是给我们介绍了格拉德威尔的一个写作背景并提供了一个理解本书的视角,引爆点拆开来就是引发流行的一个点,由此,我们首先要理解流行,李翔引用了塞亚`伯林的一句话:值得尊敬的知识人是提供理解世界钥匙的人。在李翔看来,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就是一把理解世界的新钥匙。
前言部分,作者从一个名叫暇步士的品牌入手介绍了引爆点的威力,紧接着又从对纽约犯罪行为的谋杀率的分析引入到对《引爆点》的介绍,作者通过对流行病的案例分析企图告诉我们“要想理解流行潮的威力,我们就不能考虑这种比例差距上的天壤之别”,作者接着提出“剧变是引爆点这个概念的核心,可能也最难让人接受”
本书的前五章是核心部分,作者通过各种常见但不被注意到的案例论述了流行的三法则,分别是: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
最后三章作者通过集中的个案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要发起流行,就得把资源集中在引爆点上,换个视角看待这个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的世界。只要找对了一个点,轻轻一触,这个世界必然能够动起来”。
二、读书心得
这本书的框架完整,逻辑顺畅,读起来给人酣畅淋漓的感受。看完之后,有一个总体感觉就是:道理很简单,但是实践起来很难。不过就像中文版序中李翔所说,格拉德威尔的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世界的新钥匙。
(一)个别人物法则
一直以来,历史由英雄还是群众创造的话题引起了无数辩论,在个别人物法则中,作者认为一个同时具备内行、联系员、推销员天赋的人更容易产生引爆点,我从这个观点认识到,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英雄产生引爆点。为什么有些事,你做就没有效果,另一个人就可以产生效果呢?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体差异造成的。联系员的特点就是“涉足许多不同领域,结果就把所有这些领域联系到一起了”。不仅如此,作者还提到微弱关系的威力,简言之,相识人数的多少代表了一个人的社交能力,相识越多,你的社交能力越强,这其实跟六度分割理论①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多时候,一个产品的成功,一个人际关系的建立是通过弱关系而不是强关系体现的。
为什么有些人能在流行浪潮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呢?显然,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内行就是这种人,他们往往具备传播信息的威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女生买衣服,总有一些女生清楚地知道春熙路哪家店打折,哪家店进了新品,这时候,她们的信息传播就格外地受人重视。
可是,“因为内行并不是一个善于做说服工作的人”,这时候推销员就出现了,“在社会流行潮中,内行们就是数据库他们为大家提供信息,联系员是社会粘合剂,他们四处传播信息,而推销员就是擅长说服别人的人”。说到推销员,我就想起了一类典型存在,那就是卖保险的人。我们常常看到,推销保险的人能把别人惹得哈哈大笑、心花怒放,这是为什么呢?作者认为,推销员身上有一种超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可以给人以微妙的暗示,给人信任感。
当今的网红现象、名人效应也可以说明这点。
(二)附着力因素法则
在这个章节中,作者通过对《芝麻街》、《蓝狗线索》两个节目的对比分析指出,一个好的节目是能在观众身上加注附着力的节目,总而言之,作者认为“个别人物法则认为,社会中存在个别能发起流行浪潮的特殊人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些特殊人物。附着力给我们的教训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适当情况下,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是信息变得令人难以抗拒。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种包装方法”。除此之外,作者还认为,“对附着力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是违反直觉的”,为什么旺德曼没有把自己的商业广告插入黄金时段,而是放在了边缘时段里,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而言之,这个方法指导我们,要学会包装信息,一定要让消息落地,确保可执行够完整,适当地运用“重复”。
(三)环境威力法则
作者用了两章叙述了环境威力法则,前一章用了戈茨案和纽约犯罪潮两个案例分析,后一章阐述了150法则。环境的威力有多大呢?整治地铁乱涂乱画的现象就能平息了纽约地铁里的犯罪潮,作者用了“破窗”理论②来说明“促使人们进行某种行为的不是某类人而是其所处环境的某个特征,不仅如此,作者还用了大量案例论证了我们人类的性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性格其实更像是在某个时刻,某种情况和环境下流露出来的习惯、倾向和兴趣的集合体,互相联系,却不是密不可分”。在群体性心理学领域里,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在群体中,我们会逐渐迷糊了个性,著名的阿西实验就表明了,人总是被现实的或自己想象的群体压力影响,进而为了减压,而采取和群体一致的观点。在现实中,这种环境威力也是极其明显的,比如,你在丢垃圾的时候发现垃圾房周围很干净,这时,即使你没有丢进去,你也会捡起来重新扔进去,反之,如果垃圾房周围很脏乱,你没有丢进去,也不会觉得有啥,转身就走了。
环境的威力除了上述以外,还在于环境的数量,作者认为,“如果我们想要群体成为思想传播的孵化器,就像前面提到过的《丫丫姐妹会的神圣秘密》和卫理教会,我们必须把群体控制在150以下,150是一个引爆点”,当然空口无凭,作者用大量的理论和事实论据论证了这一点。
第六第七章,作者用了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分别论证了流行的三大法则的效应。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要通过这三大法则来引爆好的产品,实现互利共赢,同时我们还要知道一些不良现象的引爆因素,才能找到有效对抗不良因素的方法。
最后一章结论,我欲用作者的原话以飨读者:“要发起流行,就得把资源集中在引爆点上,换个视角看待这个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的世界。之要找对了一个点,轻轻一触,这个世界必然能够动起来。”
三、他人观点为我所用
前面提到了自己通读完本书的心得感受,收获良多,但是怎么运用这些新钥匙呢?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接纳作者的观点,其次我们还要批判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观点。鉴于笔者前面都是接纳的态度来认识作者的观点,这里我想要说说我对此书的一些批判理解,就像李翔所说,格拉德威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世界的新钥匙,我赞同这一点,但是在读完本书后,我有个感觉,就是作者更多地是集合他人的一些理论,经综合后,构建了3个新名词,也就流行的三法则,这个说是创见,我认为还谈不上。
其次,在具体运用中,我们也不能盲目一味地追求法则的圆满,而失去决断力和实施效率,我想本书可以结合丹尼尔·卡尼曼著的《思考,快与慢》一起阅读。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东西的火爆都是无厘头的,只是在它们火了之后,就有了各种成功论,但是这些法则都只能参考,不能套用。
最后,笔者认为每一本著作的成功都是需要时间来见证的,希望每个同样身为读者或相关行业的读者在实践中取舍得当,慢慢来,比较快。
注释:①六度空间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一个数学领域的猜想,又称作六度分割理论或小世界理论。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②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是关于环境对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影响的一种认识。破窗效应最早出现在克洛德·弗雷德里克·巴斯夏的文章《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的第一节,因而他被称为“破窗之父”。“破窗效应”理论是指: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中国理论界第一次全面研究“破窗效应”是在1998年,特大洪水对长江中游地区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正逢亚洲金融危机。有人提出不妨利用“破窗效应”,通过抗洪救灾及加大灾后重建的力度来拉动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