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沟通”观察者的记录(3)
10月国庆假期一过,人们就感觉时间正在飞一般的奔向年末,而各种会议/指标/业绩/进度催促着我们检视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各种表现。好友晓最近就在烦心儿子成绩的事。晓的儿子天卓今年9月刚上一家重点中学初一,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小孩好像没有什么不适应,反倒是各种新鲜感让他整天都很兴奋。放学一回家,就和爸爸妈妈唠叨学校大大的操场、有趣的外教课、老师要求的作业自改自批等新鲜事。
我说:“没问题啊,小孩适应的比较快,你应该放心啊”
晓说:“一开始我们也挺高兴的,上周三也就是10月假期过完之后,接到老师电话,要求家长去一趟学校,我们意识到有问题啦!”
原来,天卓在节后第一次的科目测验总分只有中游水平,同时几次上课讲话被老师点名。老师觉得天卓是一个有潜力的孩子,需要及时纠正他的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所以约见了晓和天卓。
晓说:“我本来是做好准备被老师批的,结果老师一番和风细雨,丝丝入扣的谈话,把天卓和我都说服了。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呢?”
我说:“就事论事,不做人身攻击!比如:这几次上课为什么要和同学讲话?自己有没有分析过考试粗心的原因?然后问问家长情况,给几个建议,要求家长配合老师工作呗。”
晓说:“我来复述一遍,你听听。”
你愿意和我分享你的感受吗?(下面复述老师原话)
1、“天卓,你愿意和我分享你的感受吗?和老师说说,这几次上课讲话被点名,你和同学在说什么呢?”——回答:交流上节课的一道题,并且计划下课后的活动。
2、“爸爸有没有和你谈过,你到这里上初一,是因为你想学到什么呢?”——填空:有的,学到知识和好的学习习惯。
3、“那么现在学会这些东西,你觉得很重要,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填空:老师说过,初一是基础,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我顺利通过中考
4、“如果你能学会这些,并且现在就应用起来,你得到的好处是什么呢?”——填空:尽快进入班级前五名
老师补充:按照你的潜力,老师觉得你完全可以考进XX中学!
晓说:“老师竟然没有批评,一直让天卓自己在说。但是这几天,孩子变化很大,作业更加认真了,上课也不讲话了。老师反馈,在运动会的间隙,他还在背英语单词!”
哇!我想到了最近在看的一本沟通类书籍《心理学家的倾听术》,作者马克·郭士顿是著名心理学家,医学博士,奥普拉脱口秀的特约嘉宾,通过为知名媒体撰写专栏文章,向人们传授处理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方法与技巧,引导他们通过倾听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棘手问题。书中马克·郭士顿把他30 余年的临床经验与商界及生活中的沟通问题结合起来,总结成了9 条核心沟通法则、12 个迅速拉近距离的沟通工具,用来处理7 种常见的棘手问题。本书已经被翻译成14 种语言,在多国出版,并且被诸多《财富》500 强企业选为“最佳培训教材”。
《心理学家的倾听术》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心理学家的倾听术》:你直截了当的问问题,是为了告诉对方你真心感兴趣。然而,对方可能会觉得你这是在挑战,就像是学生被老师或教练当场提问一样,会产生抵触情绪。而填空法的效果正好想法:它把对方拉向你。
老师和天卓的谈话,就像是书中的“填空法”技巧,它让老师像是天卓值得信任的朋友或亲戚,“聊聊这些麻烦事吧,看看怎么解决?”邀请他参与到谈话中,我还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老师鼓励的眼神,并且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鼓励天卓的回应。
同时天卓应该也没有想到老师会这么说,本想会遭到老师的批评,结果老师的一番话那时他的内心防备就会快速瓦解,敞开心扉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反馈。
《心理学家的倾听术》:填空法的真正力量在于一个简单的事实:你没有告诉别人他们想要什么,你甚至没有问他们想要什么。相反,你让他们主动说了出来。这会立即让人这样想:“对对,正是因为这个我才见你。”所以,你不用挤进门去,客户会为你开门,并且请你进来。
书中,还介绍了“填空法”的另一种用法,就是当自己反复犯同样的错误的时候,用这种方法和自己对话,以便摆脱不良情绪,正视面临的问题,既不推卸责任,也不把精力耗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而是诚实的面对自己,分析以往的经验,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达成自己的目标。
下回自己犯错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不一样的行动,而不是为下一次失败铺路。拿出卡片来,写下这些句子,然后填空。
如果我可以重来一次,我会采取的不同做法是:
我会采取不同做法,是因为:
下次,我采取新做法的决心是:(选择1-10,1=“决不”,10=“肯定”)
可以监督我这样做的人是:(一位让你坦诚相待的良师益友)
"填空法"让你学会如何自控,怎样与自己对话,用更加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这正是一切成功的起点。
听听就好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