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阁文章助力专题岁月拾遗

赵老爷之死

2021-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李伯淳

清明后的第一个周末,天阴得可怕,这样的天气已经延续了一个多星期,阴雨绵绵,让人极度压抑。我无所事事,泡了一杯恩施玉露,随手翻了翻冉云飞的《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望着远处青黑色的大山,思绪也随着那山间的薄雾飘向了远方……

01

赵老爷,在赵庄这个地方也算是曾经的“风云人物”。他年轻时孔武有力,是村里的名兵连长,这个职务和生产队的大队长一样,可以说是能够“呼风唤雨”。在我的记忆中,他一开始就是个老头,不过精神很好,两眼放光,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总是带着居高临下的气势,仿佛依然陶醉在他当民兵连长的那些日子里。

赵老爷的老伴我们叫他文婆,是个个头矮小身体单薄的小老太婆,她说话的声音总是很小,仿佛是怕人家听见似的。在母亲的回忆里,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在人们缺衣少粮的岁月里,她总是偷着赵爷去接济生活困难的街坊邻居,就连父亲也经常说:“没有她老人家的接济,我肯定早就饿死了……”

赵老爷的家隔了一条街就是村里的爷庙,庙里南边的空地上,记忆中总是放着一只石龟,惟妙惟肖,我们小的时候总是坐在上面玩耍。文婆看见了总是惊呼一声“……胡闹”,然后大步跑过来,将我们从上面赶下去。等我们走了,她准会肃然地立在石龟前,念念有词地祷告一阵。

在她眼中,那是一尊神明,容不得我们“欺凌”。她是最虔诚的信徒。我对此总是深感疑惑,也曾就此事问过母亲,母亲含糊其词,仿佛是说她有个儿子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回家,可能是在神明面前祈求平安吧。

说到此,不得不交代一下赵老爷两口子的儿女。两口子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嫁到了附近一座村子,赵老爷年轻时由于当村干部的缘故,家里的地都是全村最肥沃的,每年他们家的收成都是最好的。他兄弟生了四个儿子,在那个年代要养活是很吃力的,于是他们商量,就将小儿子过继给了赵爷。赵老爷中年得子,也是非常的高兴,给儿子取名“孝义”,寓意他要恪守孝道。

02

孝义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那时的他在村里显得很是出众,很快就和同村的李姓女青年结了婚。据说这其中还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原来,赵庄先祖留下一个规定,赵李两家永不通婚,可能是说要保持兄弟般的友谊。而他们二人却高举自由恋爱的大旗,力排众议最终在村民的大力反对下走到了一起……这是题外话,暂且不表。

后来公社给村里分配了一个推荐优秀青年上大学的名额,赵老爷手握“大权”,便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推荐了出去,可谁成想这一推荐却成就了“别人”害苦了自己,从此赵老爷“竹篮打水一场空”。

原来,孝义被推荐到省内的一所大学读书,毕业后很快就分配到了工作,在城里的一所师范学校当了老师。赵老爷逢人就夸,那嘴都乐开了花,说是自己很快就要到城里享福了。一时间,村里人都羡慕不已。

可是好景不长,几年过后,孝义以文化程度差距大,没有共同语言为由,和妻子离了婚。这个消息一下子在小山村炸了锅,孝义叔也成了这个小村庄第一个和妻子离婚的人。李阿姨带着三个孩子一气之下也远走他乡,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后来,孝义也在城里再婚,过着“让人艳羡“的生活……

03

随着时光的流逝,文婆先是撒手人寰,赵老爷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大房子,每天默不作声地去田里干活,然后回家休息。慢慢地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地里的活也干不动了,女儿隔三差五地回来照顾一下他的起居。平常日子里,隔壁热心的王大嫂会给赵爷做点好吃的,见他水缸里的水空了,就给他挑些水。老人无所事事,每天吃完饭,就拄着拐杖座在门口的石阶上,两眼无光地望着村子南边的那座大山。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村民们早出晚归,都在忙碌着采摘丰收的花椒。邻居们也没能顾得上这个孤独的老人。一个星期后,有人突然想起好像最近没有看到赵老爷出门活动,王大嫂也发现了这点,心想老人可能是生病了,变抽空去探望他。

“赵爷……赵爷……”叫了好几声,赵老爷都没有啃声,她推开上房的们,发现赵大爷躺在炕上,已经断了气……

赵老爷的丧事办得很红火,他的那些兄弟、侄儿、孙子们信誓旦旦,给赵老爷买了最贵的柏木棺椁,专门从邻村请来了鼓乐班子,大家有说有笑,在赵老爷的棺椁前深情追忆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赞扬他给这个家族带来的种种好处,是家族中有史以来贡献最大的人……

孝义叔也来了,这是他这么多年唯一一次回家。他形容枯槁,鼻梁上夹着一副巨大的金边眼镜,面无表情地座在灵前的草铺里。听说他现在是某所大学的教授,可是村里的那些老总管、老支书们却用冰冷的眼神直勾勾得看着他。

赵爷的女儿哭得最伤心,她一直在埋怨自己,为什么最近没有来看过父亲……可是邻居们都不怪她,她前年死了丈夫,儿子精神不好,需要他照顾,还要经常往返城里给儿子抓药,她太忙了也太累了,作为一个女人她经历了太多的苦难……

出殡那天,唢呐与鞭炮的声音,响彻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受惊的鸟儿们成片成片的朝村外飞去……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想了很久,我都不愿提笔,想来从心底深处,我不愿回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今天看到一位伯乐老师,关于一篇美文的点评文章,说道:作为文学作品,作品不管怎样叙述,总该给人们带来希望……我大力赞成这个观点,我们写作为的是向其他人传播美好的东西,给人们带去生活的希望,或陶冶情操。可是我的这篇文章,显然不符合这个特点。

在此我要道一声抱歉,写这篇文章,我的初衷无非是述说一种困境,这种困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老有所养”的问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种传统的养老模式正在面临着困境,老人们独守空房,甚至是独守空空的村子,年轻人常常在外不愿回来。有些老人老无所依,孤独终老……

可能有些人会问为什么不去养老院,这正是问题所在,上一辈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去老人院生活是丢人的事情,往往不愿前往,有儿有女反而不如那些无儿无女的好,那些人最差还能领到政府的供养金。

当然,也许我所述说的是一则特例,不过我想,作为子女的人都应从中读出一些感悟,乘着父母健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不要走到子欲养而亲不待那种地步,那是人间的悲剧,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子女,可以生活平淡,但是只要能培着老人一起安度晚年,我想那将是老人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最后,祝所有父母都能心情愉悦、都能老有所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