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战屡败的曾国藩

2018-05-25  本文已影响52人  欧阳天下

虽然,屡战屡败是曾圣人给自己的准确总结,但作为一个读书人能够严格练兵,知人善任,并亲自指挥了一场胜战,也算不错了。

这场胜利就是以少胜多智取野人山,瓦解了周氏三兄弟的聚众造反。首先曾派人收买叛乱手下,冒充敌友求联,打入深山绘制地图。其次摸入敌后并当着敌人的面,杀掉逼迫对方造反的手下败类,以安抚人心,从而兵不血刃地平定了造反。

另一场收复南昌的胜利则是用了左宗堂的诈降计,收复南京则是李鸿章和谋士苏烈文的献计,起了关键作用。

曾国藩的时代,在上统治者腐败,猜忌,在下天下大乱,注定了他一生坎坷。所以,他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忠君爱民,知人善任,开明务实,朴素谨慎,尽管屡战屡败,好在应了那句话,有心人天不负,最终功成名就,并获得了后人的推崇。

然而,人无完人,总结曾国藩的不足,不也是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吗?

第一,错杀秀才林明光。

可以说这是曾制造的彭宇案。林的母亲看见一个重伤昏迷的人倒在家门口,便以慈悲之心救了人。几年后,林母病逝,被救的人成了一帮会头目,便派手下返回报恩,送银子与林,林拒绝收受,手下怕交不了差,便送一个该帮的令牌,以备不时之需,林不便推辞,却被无赖贼人偷去,想报官领赏,巧遇与林不和的假秀才知道后,收买此证据去告发林。曾得知三人的口供一致,本是个明明白白的小案,却要严查和帮会有关联的林,结果靠出钱买来的假秀才又诬陷林私藏反书,曾怀着对帮会和造反的愤怒,头脑发热判林是反贼同伙,且违背当时审判程序,迅速将林秀才处死。

后来曾知道自己的误判,但他没有惩治假秀才,也没有给林秀才平反以消除民愤。

第二,重用无才德的兄弟曾国华,遭受重创。

知道自己的兄弟没有什么才能,为了能让其获得军功,在一次重要战争中,将曾国华认命为副统帅。结果这兄弟还骄傲轻敌,违背作战计划,主帅抹不开是顶头上司兄弟的情面听从,结果使七千人的部队全军覆没,推迟了整个战局的进程。

第三,屡中敌人空城计。

第一次是手下大将胜后轻敌,中了太平军的空城计大败,作为统帅自己没有从中获取教训。

第二次指挥的西征之战受败后,又急忙中了敌人在靖港的空城计,大败。

第三次放任自己的鲁莽兄弟曾国全,被敌人三次佯败后,落入敌人陷阱大败。

第四次在鄱阳湖大战中,水军又被敌人的佯败,引入包围圈后大败。

还有一次,在祁门固执在不当的位置设营,被敌人包围大败。

这就是屡次中计而屡战屡败的曾国藩,在鄱阳湖大败后,曾退回南昌被石达开重兵包围并破城,在曾的生死关头,敌人因内讧紧急撤兵才使曾侥幸不死,敌人的屡次内讧,使自己打败了自己,彼消此长,命运最终成就了曾国藩。

但饱受压抑,郁闷和冲动,急躁,使他身体罹疾,在六十岁时病逝,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