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为知识付费?
得到APP的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在上周突破20万订阅量,用罗胖的话来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学课堂!
薛兆丰老师是北大国发院的教授,目前这个专栏是得到里订阅量最高的专栏。虽然有听到另外某个专栏老师做直播时半开玩笑半酸溜溜地说薛老师颜值高,吸引更多粉丝学习经济学。
不过,在我看来,张潇雨和Dr.魏的颜值也不低啊,不过订阅量确实就不再一个价格了
图片来自截图从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的2016开始,各种付费学习就如同雨后春笋迭起。喜马拉雅 十点读书 得到等等从APP到公众号,大家都卯足了劲儿要在知识付费的锅里分到一杯羹。
前段时间,有位作者拾遗发表了一篇文章《罗振宇的骗局》。标题有些标题党加趁热点了,内容主要以自己某位朋友出于知识焦虑,订阅了无数付费专栏,利用碎片化时间各种学习,而一段时间过后,除了满口热词,好像也并没有什么成长。最后的结论是学习还是需要系统化,并且刻意练习。
对于这篇文章,罗胖和专栏作者们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和回应。
那到底是哪些人在为知识付费呢?
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非常尊重老师和知识的,部分老师也不清高,非常愿意解答民众的困惑。老百姓拎着一刀肉,去孔子家听名家讲解,也算音频学习的第一波吧。等到中国改革开放,那些被耽误学习的年轻人们纷纷走进夜校 电视大学提升个人知识水平。
借用今天早上薛兆丰老师客串罗辑思维的音频那句话:那些本来就追求学习进步的人,那些不断向上的人,他们的天性就会追求各种各样的知识。哪怕没有这些付费平台,他们也会终身学习的。
为什么有的人觉得没有成长?
这点我自己深有体会。
首先,请来开专栏的老师都是专家级别的,并不是开专栏镀金,而是把自己的流量带到专栏。比如李笑来的《做时间的朋友》,本身就已经是畅销书作家。古典,是新精英生涯规划的老板。武志红,被下架的《巨婴国》,你没看过也会听过。
其次,老师们的课程设置是非常系统,由浅入深的。生涯规划从见自己到见世界。心理学以己观人。商学院从小见大。
老师们的设置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自己
你有做到知行合一吗?
王阳明的这句话被奉为经典,但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呢?
超级个体专栏里的这句话非常好:学习是上脑 上心 上身的过程。
如果只是浏览,脑子里有个印象,那就叫:为什么听过这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停留在浅层意识的东西,当然无法让人成长。
第二个是上心。觉得这个心法或者工具还不错,偶尔用用,但不是一直管用。就像刚学会骑自行车时一样,歪歪扭扭地前进。
不断地操作工具后,人剑合一,不需要刻意去想,在各个场景之下,立马就能对应,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上身!也是知行合一。
所以,知识付费一直都有,碎片化学习也一直存在,而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我们还不太会,需要继续努力!
写在简书第八十四天 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