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陌生来电

2017-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WendyKoo

今天我意外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家长打来的,孩子中考录取在省常中(常州市数一数二的优质高中),他邀请我明天去参加他们家的答谢宴。

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毕竟这孩子是在初中老师的教育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我仅仅是小学阶段与她共度三年而已。

身为师者快接近十年了,有教过天资聪慧的优等生,也遇到过顽皮成性的问题学生。孩子的能力本就存在差异,在学校我所能给予的只是最正面,最统一的教育。

但教育并不只有学校教育,除却这之外,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其中家庭教育极为重要,也是拉开孩子差距最根本的因素。

上面提到的那个女孩,温柔娴静,要说资质,绝对不是最好的,但是她性格开朗,遇事冷静,勤奋求实。我想与她父母的教育一定分不开。

身为师者的很多人都会有同感,在校园中,孩子见到老师会给予亲切问候,但是走出校园,在大街上或是其他任何场合见到的话,能和老师主动打招呼的就很少,而一般后进生会打招呼的居多,很多平时在老师眼里比较优秀的孩子经常是冷漠相对。

为什么呢?我们分析过。

因为优等生往往觉得自己的成绩是靠天赋,他们常常备受关注,受褒奖,经常得到父母的夸赞--“你真聪明”“你真厉害”,但是后进生觉得自己资质不行,所取得的任何一点点进步都是靠老师的悉心教育而得来的,所以他们内心感激老师,也更尊重老师。

事实上,这根本原因还是家庭教育的关系。

我遇到很多后进生的家长,对我十分客气,即使有些孩子毕业几年了,家长们遇到我也总是十分客气,他们一再感谢我为孩子付出了很多,深知自己的孩子学习吃力,能力不足。也感慨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带给孩子更多正面的有意义的知识。

这就形成了一个特别可悲的结果---中国式“家长”和“老师”的关系。

孩子在老师的手里,各种殷勤,周到。一旦离开了老师,就生生地断绝了这层关系---看似曾经的友好消失殆尽。

这些看似情商高的家长,实则背后也是居心叵测罢了。

诚然,人走茶凉是对的,但是这层关系如果可以更好的保护好,保存住,才是真正对教师的尊敬和欣赏。

我最不喜欢用“情商”来评价一个孩子。因为这个词用在孩子身上未免过早,毕竟带着些许功利,而这份功利色彩却是成人世界的蓝图。

有些孩子学业不算好,但是会帮老师做事情,也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同学中趾高气昂,我不认为这是“情商高”的表现。

有些孩子诚恳,虚心,老实。遇到老师单独与他谈心,都会紧张不安。我也不会判定为是情商低。

我所欣赏的是那一类孩子,人前人后一个样,不撒谎,不欺骗,用真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孩子的世界应该是单纯的,善良的。

我常常对自己说,教育吃的是良心饭。不奢求富贵,只期望真诚相待。

一些升入高中,大学之类的高等学府之后的孩子,往往只记得直接给予自己知识和教养的老师,而忽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才是最根本的基础教育。

没有根,怎么有参天大树,怎么有硕果累累。

非常感谢这位家长,还记得自己女儿的小学老师们,这是对我极大的恩赐和回报。

对于我而言,不求惊天动地,但求平平淡淡,完成自己的使命和重任。

对得起他人,也对得起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