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产品化自己的能力》
前面我们说到做事儿要遵循结果型思维:有结果、可交换、能复制这三个原则,因为这样的三个原则可以增强我们的能力、提升我们的价值!那如何做才能获得结果型思维呢?我们从两个维度来进行谋划:一、工作中:
如何在工作中修炼自己的结果型思维?
方法很简单---假装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外包公司,用自由职业态的心态来做事情。想到所有的可能性,把事情做到最好!
如:领导通知你写一篇能够对家长有启发的文章,可以直接编辑成文档发送,也可以选择一个平台发送出来!可以选择的平台有美篇、简书、公众号。最低要求是美篇。
有的员工会选择直接编辑word文档然后发送。
还有员工会选择,找一些图片编辑些文字,美篇合成发送就OK了。
少数员工会花时间给单位申请公众号,搜集搜集相关图片和视频进行编纂。
更少数者,会在编辑中插入--录制好的和文稿对照的音频文件。
同样是做一件事,你觉得谁会更加有价值?这其实就是不同的站位导致的--不同思维!
我们前面提到过雇员-自由职业者-老板-投资人的ESBI系统:因为他们处于结果型思维的不同层面,所以,他们投入的时间不同,回报率当然也大不相同。
为什么外包思维很重要呢?
因为所有的原因、借口、过程、思路、想法……都是无法交换的,能够交换的只有你能提供的结果和价值。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可以把自己当成一家独立的公司,一方面这是一个检验自己有没有做出“可交换、可复制结果”的好方式,另一方面也是锻炼自己的“自由职业态”的绝好机会。
外包心态中很重要的是站位,下面3个建议可让你在职业中得到更好修炼:
1.确认结果:很多时候我们在工作中只知道做事,不考虑结果。正确的做法是,拿到任务后去确认--事情是做给谁的,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做完后进行确认。
2.多给选项:让给你给出一个方案,你可以做出两三个,供对方选择,人们喜欢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3.超出预期:尽可能地超过别人的预期一点点。这一点点会让人很快记住你。
二、自我成长、创业中:
现在把你的结果思维提高一个层面,想象你是在创造自己的第二职业
假如你现在发现自己有一个能力——喜欢心理学,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学讲师,于是你在你的三件事里写“每天学习一节心理学课程”。但是——你现在知道了,这仅仅是一个行动。我们用结果思维升级一下。
首先要问自己的是结果第一律:“学习心理学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是开心,那么这是个兴趣,不管学成什么样子,快乐就好。
但如果是有价值,那么结果必须是“学到一节能够分享的心理学课程”。
然后问自己第二个问题:“谁需要这个结果?我能交付给谁?他们觉得什么有价值?”这是结果第二律:结果能交换。
你很快会意识到仅仅是能说出来、表达点儿自己的碎碎念是没交换价值的。能传播出去并有人收听的心理学课程才是可交换的。
进一步,你发现0-12岁的家长喜欢你的分享,这些关于“心理、个人成长、育儿”等一系列的价值。
你的结果会升级成:“每天坚持听一节能促进自我成长、家庭教育方面的课程并用自己的话语进行传播。”
为了超出大家的预期,你在每天的分享中加上精美的插图,你也可以向用户征集自己的“精美插图和每日寄语”,在寄语中写上他们的名字,互动就建立起来了。
最后你问自己的问题是结果第三律:“有什么方式能复制和放大这个结果?”
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录喜马拉雅、录千聊,然后逐渐让喜欢的人养成习惯天天刷。
如果一旦有了规模,就可以考虑和某个平台合作,开启收费模式;还可以设计几个固定的课程模式——这样复制的是每天的课程流程问题;还可以联系几个固定的渠道来发布——这样复制的是传播途径……
从“我要学心理学”这件事,到”用心理学知识传播有价值的信息”的自由职业者的结果。其实需要的,也是“外包思维”和“结果三定律”的层层深入。
对于自由职业者、多重身份或者创业者,持续地问这三个问题,让你做事情更有穿透力和价值感:
1.我做这件事情,结果是什么?
2.这个结果对谁有价值?他们看到什么东西才觉得能交付?
3.如何让这个结果易于复制,可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