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投资者的自我进化(转载)

2019-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千2018

  投资十余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蜕变,简单的说,就是三段式,2005—2008年,2008-2013年,2013-2018年,三段式特点分明,都有各自不同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

    第一个阶段(2005—2008年)

  初入股市,少量资金入市,追涨杀跌的事情没少干,也研究过企业基本面的皮毛,看过巴菲特的书,更是套用公式计算过企业的自由现金流。结果是大牛市里资金翻倍,但在随后的下跌市里回到原点,倒是没有赔钱。同时部分资金投资期货,深度学习、研究、应用技术分析,各种技术形态、量价配合、均线指标都熟练应用过,结果是8万元的本金最低谷时只剩下1万多块,最后反弹至3万元时果断清仓出局。这一阶段算是各种试错,钱倒是赔的不多,但时间成本损失较大,这算是初入股市的学费吧,初步接触并接受了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理念。

    第二阶段(2008—2013年)

    接受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利用2008年股市下跌大笔资金入市,归返巴氏门下,学习了大量与巴菲特有关的书籍,投资理念归入正途,这一阶段主要学习的是投资策略和投资理念方面的书籍,对价值投资理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比较呆板和僵化,主要的投资策略是寻找估值便宜的股票,对PE和PB指标看的比较重,重仓买过大秦铁路、海油工程、招商银行、万华化学等股票,虽然最后都赚到钱了,但许多股票卖出以后又下跌到了原点,赚钱主要是运气使然,在股票选择上还是有重大的缺陷。最重要的一点是低估的股票可能长时间的低估下去,这个低估时间可能消耗掉大部分人的耐心,这显然不是投资的真正目的。这5年的投资复合收益率大概在10%左右,非常平庸的投资业绩。

    第三阶段(2013-2017年)

    这个阶段主要投资的是优秀的企业,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学会了动态的看估值,抛弃了以前静态看估值的理念,真正明白了投资收益主要是赚取企业发展和成长带来的收益,顺便赚取一点企业估值变化的收益,二者绝对不能本末倒置,所以寻找和发现优秀的企业成了最重要的事情。这一阶段看了大量的商业传记、企业经营、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对分析并发现优秀的企业帮助非常大。这一阶段的进化就像巴菲特所描述的从大猩猩进化到了人类,真正理解了“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比用低估的价格买入一般的企业要好的多”。这句话会经常读到,但真正理解并能够应用大概花了5年的时间。投资是着眼于未来的,而PE和PB只是代表了过去,商业世界的蓝图宏伟壮观,丰富多彩。这一阶段重仓买入了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中国平安、古井贡酒、复星医药等股票,获得了巨大的收益,5年的复合收益率大概在38%左右,算是真正进入了投资的大门。

    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试错,第二个阶段学习价值投资,第三个阶段进化。

  第一个阶段是痛苦,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摸索前进,缺少领路人,在迷茫中前行;

  第二个阶段是挣扎,拼命的学习寻求自我突破,但非常难,就像一把绳索绑在身上,拼命的挣扎,最终摆脱绳索的束缚,成为自由身;

  第三个阶段是进化,以商业的逻辑看投资,豁然开朗,拼命的学习商业知识,终有小成!

    投资理念相对容易掌握,商业知识的掌握就难多了,比如行业发展态势分析、企业的商业模式分析、竞争优势分析、管理效率和营销效率分析、估值体系的建立,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一点一点的填充内容,最后把整个体系都填满,结果则比较简单,就是一句话:客户是公司价值的来源,满足客户需求,给客户创造价值,创新驱动价值。

备注:来自价值发现的雪球原创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