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我不是本科生成长励志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究竟是何含义?

2019-01-04  本文已影响6人  我叫丁坚持

这两天,陈果老师的《人生果然不同》的音频课第一遍已经听完。除了自己对爱情、对友情、对幸福有了全新的认知外,其实我对陈果老师这个人,更感兴趣。原因是这样:我们现在做任何事情都是看中功利目标主义,在待人处事上,有噱头我们才会更加注重,否则也就是随缘,就连看一本书,我们都强调要实用性,所谓实用性,就是可以帮助到当下的自己。在刚过完的2018年,我们每个人也都有给自己制定年度目标,月度目标甚至日目标,因为有目标才有方向,因为人生短暂,因为精力有限。

可是你知道陈果老师她是怎样看待人生目标的吗?她说:自己不制定人生目标,她看重的就是生活的当下,当下看尼采的书,那就是满脑子满心都是尼采,再也容不下第二个人进来,心无二物;当下在和朋友谈心说话,那就全心全意沉浸其中,满眼都是朋友,再无旁物;当下正在发呆,那就任由自己的思绪万千,随他任意洒脱,只要酣畅淋漓就好。

突然觉得去寺庙的时候,在大雄宝殿常看到三尊佛,一尊是现在佛,一尊是过去佛,一尊是未来佛,而现在佛要比其他两尊都略大些,想来,每一个当下才是过去的组成,未来的衔接,自然当下更为重要。

陈果老师,看重当下,我们是否也可以只注重当下?当然可以。前提是:你得全身心的沉浸在当下,你更要有一定的认知来保护自己不被外界毒素所侵扰,否则,你的当下,就只是当下而已。

我在自己的简书上曾经也写过自己的精神领袖:张萌萌姐。她的所有成果都是依据目标性法则来保驾护航的,时间就像看得见的金钱一样,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都浪费在重要且紧急的事件上,你能说,此方法不受用吗?

琢磨良久,突然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句话颇有感触,在以前的认知中,“精华”就是好的,好的就要全部拿来,为我所用,可是真正用了几分,我想没用几分,更多的只是暂时的收藏起来,以备日后的不时之需,看看自己微信收藏的那个“精华”,我瞬间觉得都是“糟粕”,因为除了占内存,让我对收藏的知识有种无力感外,剩下一无所获,不如删之,快之。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精华”?我现在觉得是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适合自己的,再好也只是相较于适合她的人而言。对于人生是否设定长远目标,你像陈果老师一样也好,你同张萌萌姐一样也不错,关键是,你自己是什么类型,你是否真自知?唯有真知才有真爱,唯有真爱,我想才有精神的舒展。

我还记得前两天,我自己在听袁春楠老师的人生整理术,其中有讲到一个——101目标清单法,不瞒大家说,我真的实践了,我也列出了101条目标清单,时间用了将近一周,反过头再看自己的目标清单,却发现有很多目标有交叉重复的,其中更多的目标让自己都觉得遥遥无期,那这时候,还要继续列吗?

我会继续列,但我不会再列那么多,是的,我不会强求自己疯狂列那样多。因为自己目前认知真的就是那么多,也看不来那么远的方向,所以我会根据smart法则,找出自己2019的关键词,然后再用101目标清单法去拆分细化,这样就会通畅很多。

不知道,你在看书或者听音频的时候,是否会联系实际呢?所谓联系实际,就是跟自己挂钩,要是你,你会怎样做?当我们有这样设身处地的角色转换的时候,其实我们也会在实际生活中,更快的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因为你不会固在原有的认识里面,你知道的原有的认知也要迭代更新。

最重要的是,我们身边比我们牛的人太多太多了,我们能做的就是真正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然后让适合我们的认知长在自己的精神上,你我都知道的,成为谁都不如成为更好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