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市场前,你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人们为什么交易
交易就是进行商品交换,产生价值、使双方互利共赢。虽然经济学里讲的交易都是等价的,一定的金钱等价于一定的商品,但是实际上是满足了双方的需求,所以每笔交易应该是互利共盈的。就好比证券市场,有人要买股票,是因为看涨,想赚取更多的收益,而想卖股票的人是因为看跌,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所以交易能满足两方的需要,达到共盈。那么为什么人们要交易股票这种虚拟的所有权凭证呢?说简单了是想获得高额的收益回报,产生这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我们的钞票一直在贬值。2015年9月最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物价涨幅)是1.6%,意味着原先花100块买的东西,现在要花101.6才能买到。
- 存款利率过低,无法满足人们抵抗通货膨胀需求。周末央妈再度降息降准,目前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5%,远远低于平均物价涨幅。物价横飞、通货膨胀剧烈,人们自然就想寻找更高收益回报的品种进行投资。
- 科学管理自己的财产。金钱本身就是商品,只是它具备交换任何商品的能力,证券市场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管理方式,人们通过把部分资产配比投入到高风险高回报的证券市场中,以期实现资产高速保值增值目的。
- 投机赌博心理作祟。对许多散户而言,买股票是比买彩票更高级的投机行为,并且同样带来了可能产生巨额收益的幻想,所以不管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蜂拥而至。
市场参与者都有谁
谁参与其中?股市是个是非之地,鱼龙混杂,如果在投资博弈的过程中,不明白对手和自己所处的位置,则很容易被绞杀。通俗的来说,股市主要有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两大阵营。个人投资者就是散户,其中又有小户、大户之分。机构投资者主要有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事业法人及各类公募私募基金等。
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参与证券投资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和进行宏观调控,例如六(七八九)月份的股灾,中金汇金的入市就是防止股市崩盘出现金融系统性风险,而起到稳定市场宏观调控作用。另外政府正规军还有担负国家资产保值升值和社会保障的如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及其他机构。
证券投资机构包括证券经营机构,如各大证券市场营业部(长期占据各大龙虎榜)、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简称QFII,境外更加专业投资理念更为先进的境外机构)。
公募基金
是指基金公司依法设立,以发行股份方式募集资金,投资者作为基金公司股东面目出现。随着上轮07年牛市开始,中国基金的规模和力量在中国股市中愈显重要,成为市场的主力军。
私募基金+游资
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是中国股市中最活跃的力量。此路资金多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来无踪去无影。故而每每在超级大牛股中总有其主导的传闻,其获利之丰厚令人艳羡,其人脉庞杂深不可测。私募较多在题材股中潜游,往往是不经意间浊浪排空,腾云而出,使有心者望尘莫及。其操作手法讲究速战速决,不拖泥带水,毕其功于一役,甚是凶悍。近期的特力A,海欣食品等,就是典型。
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研究有限,不过网上找到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把市场不同角色比喻成动物,形象生动,颇有意味,供娱乐参考。
http://blog.eastmoney.com/zhanghong585858/blog_180435714.html
市场受哪些因素影响
市场本身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从世界经济走势,到国家货币手段、经济政策,都与市场变化息息相关。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只知道政策会带来某种影响,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带来这种结果。例如,利率是政府常用的金融工具之一。通常情况下,我们都知道国家降息降准对市场来说会构成直接利好。原因就是利息越低,市场上的资金就越多,市场流动性也就越强,尤其利好非银金融、房地产、有色金属等板块。市场流动性增加直接对非银金融构成利好;而贷款利率下降,房产的贷款成本会降低,故对房地产也构成利好;由于货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市场流动性变大,将导致通货膨胀,从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故亦利好有色金属板块。虽然理论上会构成利好,但是并不代表按此操作就一定能获利,市场是所有外界相互博弈的总和,在有一个潜在利好的同时,还需要分析当下环境和其他影响。例如市场运行的大趋势,是在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如在上升趋势则可能维持升势,借利好继续上涨,如果在下降趋势,则可能借利好高开出货。总之,市场的影响因素不能因一而定,而需要结合市场整体情况,得出一个概率更高的判断。
股票价格为何变化
股票价格的变化直接取决于该股资金量的变化。受到资金追捧则股价上升,被资金抛弃,则股价下跌。个股本身也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多方影响,基本面、业绩、年报、庄家、概念炒作等等。股灾最奇葩的炒作莫过于“王的女人”,没有业绩没有良好预期,仅仅凭借证金持仓,个股就容易受到资金追捧,逆势创新高。股票价格变化,表面是资金量的变化,实际是市场博弈的产物。与股票相关的任何消息,都可能被先知先觉的市场力量所发觉,从来推动股票价格的变化。例如马上要发布利润增长高的年报,先知先觉的资金便会提前进入拉抬股价,等真正的利好公布时候,再借机出货。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只看到利好便冲进去,则容易被套。此种陷阱比比皆是,入市前最好多读书,不然都是要交学费才能懂的。
结束语
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学习且保持一颗敬畏市场的心。磨刀不误砍柴工,熟悉规则了解风险后进入市场,比毫无所知盲目投入,还是要稳妥和安全的多,成功率也会大大提升。最后,希望有缘看到此文的人能从中获益。
好书推荐 | 《中国新股民必读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