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持钻作者创作园简友广场向内观察日记

《卡片笔记写作法》01序

2022-09-02  本文已影响0人  我不可以叫小玉咩

卡片法能提升记忆?

存记忆越容易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吃力的存入知识提取会更方便。

所以,人为的提高存入门槛,约等于消化好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类似于“我的经验是……”“我的看法是……”“这与xxx上的xxx类似或相同。”

我想到读书时老师常问,“听懂了吗?”我头如捣蒜,其实是在回答“我听见了。”

千里之行,始于跬步,都懂,但如何保持热情,如何坚持,如何做轻松的做好一件事,或许可以试试卡片盒。

所以这本书我需要研究的是如何使用卡片盒,并且验证它是轻松的。但我想这不太可能,最起码一开始我需要投入大量思考,况且这有开启元认知的概念,任何新的事物所需要时间去适应,首先我需要时间,然后我需要更深入的思考,达到我“听懂了”的效果。

《卡片笔记》强调,拒绝做知识的搬运工,必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我们需要记录的是知识而非信息,不需要进行机械的分类,而是让关系慢慢的自动生长出来,让我们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看待“做笔记”这件事情背后蕴藏的深层思考。

这前半句还挺好理解,首先做到察觉,用自己的话记录,记录认知而非信息。但不需要分类让关系慢慢地自动生长,听起来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但重要的不是记录,而是更好的思考。

一个笔记系统不仅可以使我们的外接大脑,也可以是生产力的助推器。

学习时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又一层的结构,书中的原理,而运用时则需要像在故宫修漆器类的文物一样,分多次、分层的复原书中的原理。

所以记笔记是重点,巩固和翻看整理笔记也是重点,甚至有常看常新的作用才好,人的思维经历会有变化,当时记录的笔记也会有改变或者侧重,可以借助时间间隔复习软件完成巩固,或者叫做迭代,这样的话,还没有开始我已经有点期待,如果不能常看常新,也是个令我满足的收获,毕竟这种迭代的发生是来源于自己的记录。

但不可否认,重复看自己记录的东西,我大概率会看不下去。

闪念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

想念笔记记录瞬间念头、灵感,但需要及时整理,集中统一管理。

文献笔记需要统一标准化的格式,有选择的记录,用自己的话记录。

记得永久笔记要抽出固定时间,在笔记中思考和寻找有可能的联系性,在笔记中漫游。

念头,文献笔记倒可以训练,只是永久笔记的部分,需要在笔记中漫游,去寻找笔记之间的可联系性,对于我来说挺难的,第一是时间问题,第二是是否能够保持兴趣,至于怎么做可能在下一章。

两种衡量记忆的方法,储存强度(新手,一遍遍重复了,闪卡记忆,也是一种知识储备方式)和提取强度(专业,重复实践,使用

本书学习要点:(威胁)

预防惰性知识,不要用“一看就会,一学就废”来搪塞自己。不要忽视学习心理学上关于成功模仿的四要素——观察、保持、复现和动机。

高智商与学术成功之间并没有明显相关性(算是个鼓励,毕竟我蠢)

衡量人们是否取得学术成就,最重要的不是看到他们头脑中发现了什么,而是看他们平时功夫到不到位

这样让我联想到一位老师评价我的设计,他说我的手跟不上我的思想,非常哭笑不得,我确实是个急功近利,有擅长狡辩的大懒虫,所以我的基础非常的薄弱太正常不过。正因如此,我才找各种能够速成的指南,但好死不死,这些号称速成的指南就一句话,“就是干,从基础开始”,我倒是知道自己需要更多的积累,于是,又一次完美的“鬼打墙”开始了。

加油吧,小伙汁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