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2017-10-16  本文已影响0人  辞芜
夜语

我们终日在天穹下穿行,共同呼吸着浑浊的空气,感受万物生死更替,经历世间人情冷暖。

观望着,升起、漂浮、沉淀,归于静寂。似乎置身事外,实则处于其中。起起伏伏的生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希望认真地看待一切,因为我知道: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我听过最大的笑话就是“感同身受”

01

“怎么办?这回一定完了。”

“不就这么点事吗,有啥大不了的。”

这种情形可能大家都经历过,当一方心急火燎地倾诉苦恼,另一方时不时会以一种风轻云淡的态度敷衍一过。

不是他不在意,而是在他心中“这点事”确实算不上什么,因为这些他没有经历过。

针不扎在你身上,你就永远不会知道疼。

02

自打二胎政策开放以来,家里催生的七大姑八大姨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纷纷要小琴再生一个。

尽管小琴已经再三明说不想再生了,不同的声音还是从四面八方冒出来。

“你现在还年轻,再生一个多好啊,老了多一个人陪。”

“是啊,家里添一个人,多热闹。”

……

可是实际呢?

小琴已经接近四十,这个年龄选择再生育有极大可能生许多毛病。

这些看似为你着想的催生家属,又有多少人站在小琴一边考虑呢?

03

曾经的我认为自杀是一件极为可耻的事,是软弱无能的一种表现。

可是在了解林奕含自杀事件后,我不禁质问自己,我有站在自杀者的角度为他们着想过吗?他们为什么放弃生存了?

自杀者不是不想活下去,而是这个世界不让他们活。冷漠者手中把握着无形的线,将心志不稳者拖向死亡。

回想我瞧不起自杀者的模样,真是愚蠢、无知、可笑。那是一颗冷漠的心,对待他人生死无动于衷的心。

因此,当我们没有相同的遭遇时,不要轻言感同身受或是理解明白。

我们没有权利看淡甚至美化他人遭受的苦难,更没有权利去评价他人的境遇。

04

当有人把你当做倾诉对象时,你要记得,你是幸运的,你是被选择的,是被他人所信任的。

一个人何其有幸,能被选择,被信任,被放在心底,被第一个想起。

所以,当我们成为他人倾诉的对象时,请让自己沉下心来,静静地倾听,适当地提些有益的建议。

无数人坐在这,只要有一个人在听我说话,我就满足了。

极冷的眼极热的心

周遭事物的变化从未停止,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人们冷眼以对。

我们需要冷眼。

但我在这所想拥有的“冷眼”并不是指冷漠的态度,而是指以冷静的眼光去看待外物。

面对囫囵之境,我们能不陷身自然最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以极冷静的目光去观察,因为此时的状态最能客观地认识。

倘若身临其境,也并非绝无益处,因为此时最能清晰地认识。

这种认识是对他人、自身情状的反映,最能“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但反映时也要做到“不偏激,不虚美,不隐恶,不唯书,不唯上”

同时,我们需要热心。

热心该是时刻拥有的,保持心灵的热度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状态。

太多不公正的事件湮没了我们的热心,甚至将我们卷入不公正之中。

人们正在走向黑暗,冷漠、麻木、邪恶……

不!

这不该是我们的世界!

至少,人们该有热心。

至少,我们还能感觉到他人的存在。

热心,会带你发现身边的美好,会推倒人们心与心间的围墙,会使人对生活充满热忱与希望。

“热心人”是乡间常闻的对助人者的评价,我认为,这个词里包含了太多的欢喜与感激。

这是淳朴农民发自内心的一句赞美。

尤为实在。

我想做一个“热心人”。

无需赞美,但求无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