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25

2023-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艺凡会发光

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 第五章:新战略之逼出来的开明

艺凡:接前文,如此的军队为啥还能维持三百多年呢?

易中天:宋的老百姓是非常爱打官司的,其中民高官的也不少。比如今天江西省浮梁县的民众,就曾创造每日递交诉状数百件,终于吓跑知县王越石的纪录。其他诸如此类的记载,也史不绝书。

艺凡:这其实是文明的表现。打官司总比打群架好,民众告官也比官逼民反好。如果他们连皇帝都敢告,在皇帝面前都能主张权利,则当时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之宽松,就简直叹为观止。这时,即便统治是专制主义的,那也是开明专制。那么,宋代政治为什么开明?

易中天:逼出来的。宋,是多个民族政权并立于中华大地的时代。北宋,有契丹的辽、西州回鹘和黑汗;南宋,有契丹的西辽,女真的金,蒙古、克烈诸部;两宋还都有党项的西夏,白族的大理,西藏的吐蕃。也就是说,这个王朝从来就不是汉唐那样天下一统的多民族大帝国。

艺凡:宋,为什么不能重振汉唐雄风?

易中天:简单而直接的原因是没有足够而像样的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有没有骑兵简直就是天壤之别,马镫子发明以后更是如此。大唐是有骑兵的,这才能把一个农业民族的国家变成世界帝国,势力范围远至中亚细亚。可惜,宋没有这个优势,因为没有牧场。西北和东北牧场在安史之乱以后就不属于中原王朝,华北牧场又被石敬瑭出卖,河套地区则归了西夏。

艺凡:那怎么办?

易中天:宋军却只能把自己变成豪猪。二次北伐失败后,宋太宗就采纳大臣建议,在华北地区深挖沟,多开塘,把江河湖泊连成网,构筑了一条绵延四百五十公里的塘泊防线。他们又同时在边境地区大量植树造林,用水和树筑起新的长城。然而这是双刃剑。要知道,天寒地冻时,就连黄河都会结冰。到那时,天堑立马变通途,还有林木做掩护。能够抵挡契丹铁鹞的,岂非只有血肉之躯?好在宋人的防卫技术和设备堪称一流。尤其是弩,对付骑兵颇具杀伤力。唐代发明的火药也大量使用于战争,燃烧性火器如火箭、火枪、火球、喷筒,爆炸性火器如炸弹都被发明出来。原本作为抛石机的砲,也不仅抛掷石弹,还抛掷燃烧弹和各种爆炸性火器。

艺凡:宋,已进入冷热兵器并用的时代。

易中天:问题是,当时的那些“重兵器”都极为笨重。这就无法远征。注定只能是防守型的。

艺凡:遗憾的是,帝国根本就无险可守。太行山以东尽是平川之地,骑兵到黄河不过几天工夫,过河就能兵临城下,偏偏开封又是裸露在岸边的一个平坦低洼的所在。

易中天:同样遗憾的是,迁都洛阳或长安也无可能。前面说过,大宋的国家财政,是靠大陆农业和海洋工贸两大支柱来支撑的;王朝的稳定,也不仅由军事力量和行政手段,还要靠商业网络来维持。但是,无论大规模商品化的农业生产,还是外贸和水运,都要靠南方;而南方的财富和产品运到长安、洛阳,在北宋已是成本高到不可操作。

艺凡:开封,成为历史的转折点。

易中天:北宋的皇帝也只好死守开封了。不过这样一来,他们的头上便悬挂着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敢稍有懈怠,也不敢玩忽职守。是啊,居安尚且必须思危,何况所居不安?徽宗之前没有太不像话的皇帝,原因之一就在这里。

艺凡:问题是怎么办。

易中天:不能攘外,便只好安内。这就必须政治开明,甚至不惜放下身段讨好方方面面。讨好文官的办法,是既要增员又要加薪。讨好军队的办法,是默许他们经商盈利。讨好民众的办法,则是在荒年将灾民收编入伍,由国家包养起来。军阀出身的赵宋官家,不得不让自己看起来乐善好施。当然,契丹和西夏,也要花钱。

艺凡:哪有这么多钱?

易中天:北宋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帝国,财政收入远远超过唐代。可惜,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而且有增无减。比如军队的总量,从太祖到仁宗一百年间,就增加了七八倍,哪里受得了?于是,正如强大的外部压力,逼出了依法治国的政治文明和自由贸易的市场经济;无法承受的经济压力,以及难以释怀的民族屈辱,也会逼出不得不进行的改革。

易中天:那么,改革会成功吗?且听下回分解,王安石变法。

到此,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学习完毕。

下一本,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