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用户运营?
洞察商业背后的本质便人性。
一、什么是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指以用户为中心,遵循用户的需求设置运营活动与规则,制定运营战略与运营目标,严格控制实施过程与结果,以达到预期所设置的运营目标与任务。
来源:百度百科
简单的以一家店铺来讲,今天有多少新客户进店购物(拉新),又有多少老顾客进来买东西(复购),一个月内来了两次及以上的顾客有多少(留存)。你发现你的好朋友两个月没来店里了,便打个电话给他,问候一下近况,并告诉他最爱吃的雪糕到货了,他第二天便来店里消费(促活)。而那些好久没有来的顾客,也没有电话的顾客,便再也没来你的店里(沉睡)。
二、用户运营的由浅入深
近期和朋友聊到互联网平台项目,谈及用户运营的时候总是不自然的提到“私域流量”,这些看似专业的词反而引起了我的思考:流量真的可能私域化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回观网络购物盛行早期,可称为是“流量为王”的时代,所以大部分平台是利用“免费”“猎奇”“优越感”等模式,大大激发人们内心被压抑的需求,便可以激发平台大量的流量。那时候的平台只要有流量,便可以用来变现,比如淘宝网,人人网、QQ等。对于那时的互联网,一切能满足人们“贪嗔痴”的平台都能拉拢上千万的用户,成为超级平台。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流量虽依然是商家必争之地,但是拿到流量后的后期运营才是真正考验商家实力的时候。显然,大多数商家只是考虑到拉新和首购的环节,对于后期的长期运营,缺乏很多思考。随之会员卡制出现,会员体系的搭建让更多的用户成为了能享受特殊权益的会员。这便达到了从流量到存量的转变。再后来,你发现你的这些会员本身也行有个副业,你便设计了一个模式是:合伙人制。只要你的会员能够销售出对应的商品,一样可以拿到对应的佣金。
这便是用户运营由浅入深的链路:顾客进店只能成为是流量,在你店内购物可以算是用户,如果恰巧办理了会员卡,那么他成为了你的会员,当你设计了分销模式后,他便成为了你的合伙人,那你们便成为了商业共同体。当然每个环节的设置和运营都需要更多的洞察顾客的需求,试着超越期待。
三、用户运营:把人当人
潘总说:互联网喜欢造词,总是创造一些听起来很新的词汇。比如大家都在讲“私域流量”,那流量真的能被私域化么?所以私域流量应该改为“私域用户”。听完甚是赞同,对于互联网这个冷冰冰的工具来讲,我们不是要把它作为搁在商家和用户间的玻璃,而是要把它当做一面玻璃桥,链接商家与用户。
对于用户来讲,如果你把他当做流量,那么他仅仅是资源,而如果你把他当用户,那你们之间必然产生关系,而如果你把他当会员,那么就需要给他一定的归宿感,而当你们成为商业共同体时恰恰需要责任。
所以要做好用户运营,只需要把用户当人,并且洞察人的各种需求。具体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流量对应的是资源,用户对应的是关系,会员对应的是归宿感,共同体对应的是责任。在两性关系同步可以迁移,当你只是鱼塘里的一条鱼的时候,仅仅是可链接到的资源;当你们开始联系时,便成为彼此的用户,可以评判人是否有吸引力;当你们确定恋爱关系时仿佛是成为了对方的专属会员,需要明确的归宿感和边界感,即我是你的男(女)朋友;当你们组建并经营家庭后便是商业共同体,需要的是责任。写完我自己都想笑~~~~来看看你处在哪个阶段?
学会和用户谈恋爱,相信你也能让用户更加爱你~
我是蓓蕾,一枚爱创新 爱思考 爱挑战的互联网运营官,专注自我成长,专注用户及社群运营,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欢迎一起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