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桑塔格《论摄影》—摄影是场软谋杀
论摄影
有一次在书店看到了一位穿着独特的女士,在我按下快门那一瞬,快门声在空寂的书店里格外响亮。女士发现我在偷拍,很不好意思地把帽子拉下挡住了全部脸,“我不喜欢被人拍照,当有人拿相机对着我,感觉像拿枪要杀我一样”我当时很不解她为何对拍照有如此大的反触。
后来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的话语“相机是枪支的升华,拍摄某人也是一种升华式的谋杀——一种软谋杀,正好适合一个悲哀、受惊的时代。”一下明白为何她要怎么说,这是一个易受惊的人的真切感受。
我对书籍的选择多是应现实的需求。书籍是我的老师,我在书中寻找答案,也在书中得到成长。
在旅行中邂逅了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它带给我对于摄影的全新认识,让我对自己的摄影作品不断否定,也不段探寻新的摄影形式。她通过论摄影透露出来的哲学观念也深深影响着我的思想。
《摄影记》苏珊·桑塔格用五年来阐述对于摄影的研究和认识,对每个时期摄影师的解读,及对流传甚广的摄影作品背后的揭秘。但她又不仅仅写摄影史,关于摄影意识的哲学性思考和她讨论主题所掩盖的思想自传占了大半。由浅入深,从讲解为何摄影到摄影艺术的内涵,让从未对摄影有过研究的读者也可进入摄影艺术的殿堂变成行家。
她运用抽丝剥茧的论述,冷静锋利的解剖,挖苦而讽刺的语言向读者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丰富而深刻的解读精彩纷呈,使人应接不暇。
“工业社会使公民患上影像瘾,这是最难以抗拒的精神污染形式。强烈渴求美,强烈渴求终止对表面以下的探索,强烈渴求救赎和赞美世界的肉身——所有这些情欲感觉都在从照片获得的快感中得到确认。人们患上了摄影强迫症:把经验本身变成一种观看方式。”
如此犀利的语言讽刺地解读旅行拍照的背后意义。她的语言如一把枪直指旅行拍照的人。
“摄影在中国所受的限制,无非是反映他们的社会特色,一个由某种意识形态所统一起来的社会。”“在中国,拍照永远是一种仪式,永远涉及摆姿势,当然还需要征得同意。”“中国人不希望照片有太多意义或太有趣。他们不希望从一个不寻常的角度看世界和发现新题材。”
这本书对于文革时期中国人的摄影观念的议论带给中国读者亲切感。
这本书让我觉得弥足珍贵的是它对于我摄影观念的改变。让我清醒自己的摄影意识,让我不断突破原来的思想局限,去尝试更多更丰富的摄影题材和表现手法。
“拍摄就是占有被拍摄的东西。”
我从最开始喜欢上摄影,是希望留着那美丽的一瞬间。这句话把摄影初学者的摄影心态描述得如此贴切。
拍摄于湖南农大“摄影影像似乎并不是用于表现世界的作品,而是世界本身的片断,它们是现实的缩影,任何人都可以制造或获取。”
我不断精确构图美,追求绚丽的色调。一直运用修图软件将一张图修得格外出彩。但后面发现,太多场景都可以被修出漂亮的效果,照片没有了独特性,没有留存的价值。
拍摄于奥体公园“照片可提供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人们有去旅行,计划有实施,也玩得开心。照片记录了在家人、朋友、邻居的视野之外的消费顺序。”
大家在朋友圈晒照便是对这场旅行的认可。也希望让别人见证自己这段独特的经历。但大家过于强调照片在这场旅行中的地位,使得摄影变为表面上参与、体验某件事的手段,使拍摄者将精力集中在照片上而不是参与所看见的事件。
坐上熟悉的飞机 到达连锁酒店 ,拍一张跟你在攻略或者朋友圈看到的景点照片。照片唯一的不同可能是前面多了一个你举着剪刀手的姿势。你真的在旅行吗?
一张照片,两个阶层原则上,摄影是执行超现实主义的授权,对所有题材采取一种绝无妥协余地的平等主义态度。书中对优秀摄影集的介绍让我如饥似渴地去书店寻找书中提及的摄影集,我开始在现实中寻找什么才是我想要拍摄的题材,去寻求超于现实表面的拍摄意义。
“摄影首先是作为中产阶级闲逛者的眼睛的延伸而发挥其功能的。摄影师是侦察、跟踪、巡游城市地狱的孤独漫步者的武装版,这位窥视狂式的逛荡者发现城市是一种由众多骄奢淫逸的极端所构成的风景。”
让我一下意识到自己每天拿着扫街的形象,我就是一个窥视别人生活的游客。
书中介绍了刘易斯·海因、布列松、比尔·布兰特等摄影师的摄影历程。“专业摄影一般都意味着更广泛的跨阶级旅行”“拍照不仅为展示应赞美的,而且要让人知道需要面对什么、谴责什么—以及解决什么。”他们希望利用摄影来唤醒良心。我在街拍时开始注意街上的商贩的生活状态,我尝试和他们接触,去对话、了解。社会底层的劳苦人民让我认识到生活的艰辛,还有他们顽强生活的毅力,也更希望通过摄影传达给读者对生命的体悟。
街拍遇到的这位卖花老奶奶已经八十,每天背着背篓提着只装有咸菜和米饭的饭盒从五公里外到大理古城摆摊,一天只能卖出几十块,但她风雨无阻。即使卖得便宜还是会被游客砍价,自己很冷却还在叮嘱我注意身体。“闲不住,能挣一点是一点”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让我对自己虚度时光无限惭愧。通过摄影去认识社会,再获得生命的感知与体悟,这是《论摄影》带给我的启发。
织布妇女现代科技修图技术让照片变得完美,但却失掉了真实,文中提到的赫尔默·列而斯基《日常脸孔》向我展现了真的面孔。在闯入中缅边境的傣族村寨时,捕捉到的那些古朴真实的笑容唤醒了我对真善美的追求。
摄影本是留住美,但也加速了美的消失。摄影发现美,然而一批一批的拍摄照片让我们产生了审美疲劳,某些壮丽的自然景色,在一次次朋友圈刷屏中已变得毫无美感。
拍摄于苍山在带着相机旅行的途中,我的视角渐渐变成了摄影式观看。看到一个场景,自然而然就会计划哪个角度拍出来什么效果,也会看到世界另一个角度的美,会寻找到普通视角看不到的角落。
书中又说摄影式观看是一种“既热切又冷静,既关心又超脱;被微不足道的细节所倾倒,对格格不入的事物上瘾”的观看意识形态。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摄影让我用更敏锐的视角去捕捉世间的美丽与独特;让我在身处异地时多一份平静与淡定;让我怀着好奇心去探寻更多的角落;也让我在喧嚣繁华的世界中能躲在相机背后保留内心那一片净土。不随波逐流,不褒贬世事,不厌倦生活。
拍摄的围墙“无可避免的是,愈来愈多的艺术将会被设计成以照片的方式告终”
我想要通过摄影去展现世界的多样性,去冲击这个统一意识形态的社会。而摄影的更深意义和艺术形式,我还会通过这本书,在实践中慢慢探索。《论摄影》是我摄影意识的分水岭也将贯穿我整条摄影之路。
我将这本书推荐给对摄影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去感受大师对于摄影的认识。
拍摄于大金塔若是喜欢,别忘了点赞哦
你对摄影有什么观点,可以留言,很高兴和你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