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火把看电影
2022-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蓝璐儿
小时候看电影,要跑到山下很远的村子去。
我们常常在吃完晚饭以后,开始成群结队拿着火把奔跑在下山的小路上。大家各自带着自家的火把,你猜猜做什么用?哈哈,当然是为看完电影回家路上用呀,你想,我们下到山下差不多半小时,在沿着田间小道,大约还要再走二十分钟左右才到达放电影的地方。这时候呀差不多晚上七点左右。
电影一般晚上七点半开始,一场电影看完差不多两小时,有时候连放两场,那么就三小时过去了,回家的时候已是晚上十点半左右,那时候黑灯瞎火的,又没有手电筒,这时候火把就派上用场啦!
我们排成一队走在路上,走在最前面的人先点燃火把,大家借着火把的亮光走在乡间小路上,坑坑洼洼的也不免跌倒,但跌倒了再爬起来,一路说着笑着,谈着电影里有趣的情节,一根火把烧完了,再点第二根火把。
有时候人太多,一根火把的光亮不够亮就点两根火把,首尾呼应,让年幼的或者眼睛不好的走在离火把近的位置,其他人借着火把的微光前进。
就这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走过平路再走山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伙儿手上的火把一根接一根点亮,到家差不多凌晨了,火把也点燃了二三十条。
我们就靠着这样的火把彼此点亮,“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自己的火把照亮了别人,别人的火把也照亮了自己。就像德国人窗台上的鲜花一样,自己种的花给别人欣赏,自己又欣赏别人的花。
那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却觉得其乐融融。大人们每天忙完田地里的庄稼活,孩子们忙完一天的学习和放牛放羊的家务,都盼着一起打着火把翻山越岭走十几里路去外村看电影。享受着彼此在一起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