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故事一个农村孩子的城市化城 事

小城纪事(4)——炒瓜子

2015-03-29  本文已影响110人  赤水告之

市面上的瓜子多是西瓜子、葵瓜子,我独爱南瓜子。

在澡堂附近有一个小小的瓜子铺,和现在厂家的瓜子铺不同,这家瓜子铺是现炒现卖。

瓜子铺的主人是一对老夫妻,十几年来他们家的店铺总是一个模样,到现在的门脸还是非常古老的一片片木板排出来的。木板表面是一层黄色的漆,斑驳之处可以看出原来的褐色漆,头尾早已再水泥槽里磨的薄且粗糙。

这家瓜子铺的南瓜子是一绝,超市里面的南瓜子都没有那种回味无穷,香气悠长的感觉。但适合作南瓜子的原材料不好收也不常见,一般都得提前跟老奶奶预定留着,来晚了就没有了,下次就得看什么时候老爷爷才能收到新的生瓜子了。

每天清晨瓜子铺一开门,门板卸下后老爷爷就会把门板整齐的堆到两个三角铁架子上。老奶奶会把好的瓜子一袋一袋搬到门板搭成的架子上,码整齐之后,一屁股坐到凳子上抓起一把瓜子,“咔嚓”一声就算开业了。一般熟悉的小孩上学去,老奶奶都会给一把瓜子,让走路上嗑,也不要钱。

除了门板搭成的桌子和炒好的干货,瓜子铺还有一个标志物就是一口硕大的铁锅。老奶奶坐着嗑瓜子的时候,老爷爷就开始给铁锅下面的装满柴火的油桶生火。锅热的很快,用手掌摸摸锅边温度差不多,老爷爷就会从里屋拿出一口蛇皮袋,把圆乎乎的黑色石子到到锅里。石头热的慢,趁这会功夫,老爷一般会抽出腰间的烟管一屁股坐到门槛上,磕下烟管,取下烟袋添些烟叶,然后把烟袋口伸到油桶里点燃,猛地吸上一口,然后慢慢地嘬。

等石子热的差不多,老爷爷就会摸着门边框爬起来,收好他那宝贵的烟袋,抄起一把短柄的小铲子,有节奏有方向的翻炒锅里的小石子直到老爷爷觉得受热完全均匀。我印象里,一般是现炒葵瓜子后炒西瓜子。第一锅多是无味的葵瓜子,一方面销量高,买的人多,另一方面调味本色会干扰后面的味道,所以第一锅多是无味的,也好把握火候。炒瓜子是个体力活,夏天的时候最能看出年过六十的老爷子结实的上身肌肉,当然还有不断流出的汗。除了过年,老爷爷会炒一整天的瓜子,其他多数时候只需要一种瓜子炒一锅,无味多炒一锅就够一天卖的了。吃完午饭,老爷爷就会一个人骑着三轮车下乡收生瓜子去了。老爷爷走的时候老奶奶多半还在藤椅上打盹,也从未见过有人趁这个功夫偷抓一把瓜子走。

由于瓜子这门生意是越是逢年过年越是火爆,算是夫妻两人全年无休的一个行当。夫妻两人是外地人,由于我们当地过去没有这种手艺,早年炒瓜子都是过年期间才有的。听说那会想吃瓜子要先攒着生瓜子,自己种些向日葵。小孩子们盼啊盼,总算到过年就会有炒瓜子的师傅背着口锅,左手提着一个火炉,右手拿着一把铲子,挨家挨户叫卖。几乎每到一个巷子家家户户就聚在一起炒几锅,下次吃就得攒到来年了。不过这些我都没机会见到,只能确定当初老爷爷也是这样来到我们县城,最后定居的。因为夫妻两人的孩子嫁回了老家,夫妻俩也没什么亲戚朋友,夫妻俩总是日落而息,日出而起,年复一年。

今年过年,妈妈还特地带了不少南瓜子到北京,可惜两天就吃完了,意犹未尽啊。

以此文,纪念可爱的瓜子爷爷奶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