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关系与公共事务

如何重塑政府公信力

2018-02-26  本文已影响13人  彭小总

为什么我要专门提出重塑政府公信力呢?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什么意思呢?就是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可能存在了。近二十年以来,特别是信息时代的2000年以后,中国政府公信力下降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成为流行用语。重塑政府公信力,是一项十分迫切紧急的工作。

如何重塑政府公信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互动。随着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和冲突的加剧,公众主体意识、权益意识的觉醒,以及新闻舆论将政府妖魔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与民众构建起合理、及时、有效的沟通互动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首要政府应学会倾听。倾听什么?一是老百姓的需求,二是老百姓对政府的要求。倾听是交流的第一步,是成功解决问题、避免民众和政府之间矛盾激发的起点。四川什邡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诸多群体性事件的起因都是人民群众的诉求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表达和传递,受不到相关单位和政府机关的重视。现有的市长信箱、信访制度都存在着明显地不足,群众的心声难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到政府那里。

其次要学会解释和说明,在事前事中事后建立行之有效的快速的信息传递和反应机制。政府应该秉持诚实的态度,如实向公众说明情况,不能老打官腔(此事我们不方便做出评论,此事尚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等等),不能怕影响政府的形象就采取封闭做法,也不能互相推诿责任。在网络时代,任何试图隐瞒和欺骗老百姓的行为,都会导致不良后果,更加重老百姓对政府的不信任心态。因此,开诚布公才是政府公共政策的最好选择。(洪湖教师罢课与昆明PX事件)。

2.扩大公众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减少政策制定的随意性,保持政策制定的稳定性,尽量杜绝朝令夕改的现象。说到做到,做不到就尽量不要瞎承诺。(比如说控制房价很大程度上是市场行为,而且涉及到地方财政的命脉土地出让金。北京市住建委下军令限制房价不可取。)

3.逐步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责任的小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我们的政府权力太大,责任也太大。管辖权力一大,就不可能面面俱到,难免顾此失彼;责任一大,就容易出现纰漏,无论是房屋拆迁,奥运会参赛资格选拨,进口大片审批上映,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汽油价格上涨下调,最后都是政府兜底买单擦屁股。许多政府职能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需要进一步调整或取消。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依旧缓慢,承担的服务功能相对于政府而言依然十分有限。社工组织、工会、行业协会,这些力量依旧薄弱,需要加速发展壮大。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稳步实施司法改革。只有实现真正的依法治国,才可能建立真正的廉洁政府。进而腐败和权钱交易才有可能不成为一种常态,腐败也不会在一场场运动式的反腐战役后死灰复燃。

阿克顿勋爵告诫我们,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关于如何限制政府权力,如何进行政治改革,我不赞同许多自由主义者所推崇的以美国或台湾的宪政和民主为范本。但我认为可以扩大党内监督,扩大人大和政协的审批和监督权力,将权力分散给更多民选代表和委员,使政府行为法治化,透明化。

哈佛法学院教授伯尔曼曾指出,法律必须成为信仰,否则便形同虚设。一方面,民众对法律和法官不信任,另一方面,在中国法律依然匍匐在权力和金钱的脚下,重庆打黑就是一个行政权力干涉司法独立的最好例证。法律被信仰,对于政府和国人双方而言都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卓绝的历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