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
《大学》第四章: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xiàn)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鸣叫着的黄鸟,自由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
《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举止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
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举止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诗经》说:“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止于至善朱本称此章为“传之三章,释止于至善”。各个方面解读。
第一节借鸟而警人,小鸟这么一个微小的事物都能够做到在自己的地盘范围内栖息,万物之灵长的人类难道不能做到吗?
万事有度,“事物各有所当止之处。”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自我认知,找准自身的一个定位,内省自身,这样看清自己,也看清别人,易位思考,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知所止”,就能清楚周围环境与自我的关系。
《道德经》上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两处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了。适可而止,适度而为。
第二小节,圣人能得所止。既是明确人在社会中的多面性,在这多面中表现也不同。也明确文王所以被人称颂,是因为上述诸角色,为君者的仁,为臣者的敬,为子者的孝,为父者的慈,于外事中的信,他都做到了诸般要求,因而得到了敬重与推崇,可以为天下之楷模。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身份,做领导的要有宽大体恤之心,做日常事务的要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份。做子女的孝顺父母使其安乐,做父母的慈祥平和。与人相处要有诚信,信达天下。
人,不但与别人各异,有时候甚至跟原来的自己,也迥然不同。每一面的自己各自有要求,各有各自的努力方向。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相对应的责任与职责。各个角色都需要我们很好地应对,而不能回避这个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第三小节很有些理想化的,那么令人向往的有斐君子,谁人会不喜欢,谁人会不难忘呢?
朱子说:“切以刀锯,琢以椎凿,皆裁物使成形质也。磋以[插图]铴,磨以沙石,皆治物使其滑泽也。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也。”
做学问精而求精,做事情密而益密。这样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这么的品格高尚之人,实在是让人可望而不可及。强调的是个人修养的极致,尽善尽美。
第四小节则强调新民之止于至善,前人(文王武王)能让后世君子思慕不忘,就因为他的贤德。而后来人守其模范,效仿其贤而贤,更将这贤德流传下去。不只是自身修养达到了完美的状态,还以身作则引领了社会风向,影响了广大民众。
世事无绝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说“止于至善”是一个持续的状态,是一种不断超越的模式,在突破的道路上永不止步,也许就是追求的终极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