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泊心小院国学课堂笔记4
一、望老师小班家长课堂20180331
礼节、规矩很重要
1、胎儿阶段:
周朝即有胎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母亲十月怀胎:养虚=>心情平和=>先生要顾及太太的感受。
(孔子一生希望恢复周礼。孔子生于礼乐崩坏的春秋,旧的秩序已经被破坏,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
周礼: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
曲礼:曲为细小的杂事。“曲礼”是指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
2、1~3岁阶段:
孩子1一3岁天真无邪在“道”(本真纯善)上。例:伤害动物但无心,但孩子的父母却要及时引导,教“仁”。
视听言动都在影响孩子,父母3岁前要给予孩听最美的音乐、看最好的书画,保护孩子纯净的心。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父母要谨言慎行,有教就有,没教就没有。
3、4一6岁阶段:要立矩教仁懂礼。
(君子远疱厨是养慈悲心--“君子之于 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
老子:“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家庭教育最重要,其根是孝。
1、真正的教育融于生活。
言传永不及身教,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更是永远的老师。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给孩子创造好的教育环境(不是硬件好,贵族学校等,而是好的家庭环境如夫妻和睦,正确的待人接物),真正的教育融于生活中,做到才是真得到。学习和教育从父母自己开始,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先去做到。“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2、“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家规是成文的孝道,孝道是内心的家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知止。
《弟子规》是家规,灵活使用,能让孝与顺配。礼之用,和为贵。光念没用,要学以致用。
3、传统文化八德、十义。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惠顺友恭慈孝仁忠义听。
三达德处理五伦道。
知仁勇:好学近乎智,力学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上午:小班
家长和孩子共读经典《孝经》、小朋友学手语、剪纸
爸妈老师教我读 有恭敬心的学子下午:大班课堂
集体诵读大学:
陆老师教葫芦丝: 手形松空、不要孔雀开屏。 送气正确不必太用力。
循序渐进望老师易经课堂
1、克已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父母要做好榜样的力量
胜人者有力也(匹夫之勇),自胜者强也(战胜自己就是强者)——要学会克制自己、有修养(情绪管理、自律),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2、复习先天八卦、后天八卦
九宫格记忆法:中宫变,则其余变,意喻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3、需卦
当位与否:奇为阳、偶为阴 1)、阳居阳位当位,例初九、九三、九五; 2)、阴居阴位当位,例六四; 3)、阳居阴位不当位,例九二; 4)、最后一爻都为不当位,例上六
相应与否:一阴一阳是为道,是相应。 1)、初九与六四相应,九三与上六相应; 2)、九五与九二不相应。
卦辞: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需卦辞有孚:内心诚信才能光明亨通 贞吉:占有知、正、固的意,正固会吉祥。
彖辞:
需,须也,险在前也:乾下坎上,坎为水有险,故险在前,需要等待。例喝水不等会烫伤…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一匹马陷入泥潭能自强不息,力量大到冲破困境,不会穷困。
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九五爻位中正)。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功即得。
大象:
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此处需有两解: 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需休养身息,保持体力。 2)麻痹敌人,侍机而动。易经中有兵法
宏观讲彖辞,微观讲爻辞初九到上六,由近郊(山)、沙、泥、水、到远郊。
初九”爻辞的“需于郊,利用恒,无咎”,是说此时有若处于郊外, 需要用恒心耐心坚持,若此,则必无凶祸。
“九二”爻辞的“需于沙,小有言,终吉”,是说此时有若处于沙滩之中,虽然遭到别人的责难,但这也无大碍,只要坚持,亦自然终吉。
“九三”爻辞的“需于泥,致寇至”,是说此时有若处于泥泽之中,将 会招致寇仇的袭击。
“六四”爻辞的“需于血,出自穴”,是说此时有若处在洞穴之中, 还是尽快逃离洞穴。
“九五”爻辞的“需于酒食”,是说此时有若处在酒足饭饱之中, 自然吉祥不过。
“上六”爻辞的“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是说此 时有若处于巢穴之中,有不请自来了三个客人;不论他为敌为友,倘若能恭敬相待,自然会带来吉祥。
需即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