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教育

孩子练舞叫累,还要不要学?

2018-11-08  本文已影响62人  76add8cfcbf9

前两天,一个妈妈火急火燎地来找我,向我聊起她的烦恼:孩子5岁,兴致勃勃的要学舞蹈。作为360°无死角关爱孩子的老母亲,1个星期把周围3公里内的舞蹈培训机构跑了个遍,最后选了一个孩子喜欢,老母亲也觉得靠谱的老师。

但还没到半年,孩子又哭又闹,就是不去上课。看着孩子这情绪波动,老母亲一下就懵了,脑袋里面全是「性侵」「霸凌」这些字眼。

一打听,完全没有的事,纯粹就是孩子嫌累不想学。老母亲的担忧也就放下了,但问题又来了——到底让不让她继续去学?

我说这还需要纠结吗?

她一听,眼珠子转了两圈:“也对,没什么好犹豫的,她不想学就不学了,快乐最重要。”

听到这,变成我急了:“不能啊,怎么能不学,必须得学!”

说来,这位老母亲想让孩子快乐,也得怪我。

30斤的石头和30斤的娃有何不同?

大多数人看到30斤的石头,都会觉得:太重了,抱不起来,就算抱起来,过几秒也会扔,大呼太沉了。

但同样是30斤,你下班回家看到3岁的孩子,张开双臂就把他轻松的抱起来,并且超长待机半个小时一点问题没有。

一样的30斤,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呢?

答案就是:快乐。

快乐能激发人的潜能,完成自己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同样的事情如果让你感到快乐和愉悦,你会更愿意做,也会做得更好。

抱孩子能让你感到快乐,抱石头不能。

为了能让这位老母亲感受到快乐教育的重要性,我举了一个不是很恰当,但很好理解的例子,却让她错误的理解快乐教育,这个锅,我要背。

01

快乐教育≠放弃教育


快乐教育,不是减少学习的数量和时间,让孩子有更多时间玩耍。

作为成年人,更应该懂得社会更多的形态是竞争,竞争意味着择优,你看过哪所大学是把优秀的淘汰,挑选好玩的?如果把快乐教育等同于放弃教育,孩子将来到社会,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

快乐是教育的手段,不是目的。

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可是要让这种辛苦的事情让人们愿意主动去做,还做的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必然需要更为高明的心得方法!

所以,「快乐教育」不是放任,而是对教育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02

刻意练习

孩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式


不管孩子想掌握什么能力,练习都是必须的,不管其天赋有多高。

人的认知是有限,练习可以把低层次的思考过程自动化,这样能给更高层次的思考留出空间。

比如,你可以在走路的同时扣衣服扣子,甚至还可以想今天的计划安排,但两岁的孩子就做不到。

孩子不论是学舞蹈,还是做算术、写作文,都需要练习。不过,孩子的大脑发育没有成熟,自控力和计划能力较弱,这就需要老母亲、老父亲的帮助,让孩子更好地练习,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痛苦。

那如何帮助孩子刻意练习,聪明家长这样做:

帮助孩子设定明确且特定的目标


孩子练舞蹈,漫无目的的练习会很快疲倦,但如果为其设定特定的目标,就会更有效,如连续3次跳1节舞,不犯任何错误,他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做。

家长要做的的,就是帮助孩子拆分目标。如果一个目标,孩子一直达不到,并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这时候孩子就进入了恐慌区,需要你的帮助。

如一段舞蹈总是卡在某一个动作上,那就把这个动作的步骤进行拆分,变成几个动作,再练习这几个动作,就能攻克这个难的动作。

给孩子及时并具体的反馈


大脑是这样学习的:先做出一定的行为,然后看它产生的结果是不是符合预期,如果不符合预期,就去修正。而孩子很小的时候,并不知道是否符合,所以就需要老师、家长的帮助。比如孩子做完作业,老师会批改,会讲题,告诉孩子错在哪儿,即我们常说的反馈。

反馈需要有这两个特点,才能做到有效:及时与是具体。

及时:迟到的反馈效果甚微,想想练习舞蹈一年,期间没有任何反馈,然后上台表演,这时候突然得知很多动作都是错误的,不仅对修正起不到多大作用,还有可能让孩子将错误的动作固化,难以修正。

具体:如果你只会骂“你怎么这么笨”,孩子永远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具体的指出问题,如说明孩子为什么这个动作错在哪儿,引导孩子说出做这个动作的原因,会更有成效。

最后,反馈可不只是挑错,孩子所做的符合预期的,你也得表达出来,让孩子在这方面保持。

跳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什么叫舒适区,什么叫学习区?

如果让一个一年级的孩子算个位数的加减,他轻轻松松就完成了,这个就在他的舒适区里。

如果让这个孩子算三位数的加减,孩子不太可能完成,他只会感到困难、无助,甚至是害怕困难和失败,这就是所谓的让人恐慌的难度,是他的恐慌区。

而学习区,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比孩子当前的水平高一点,孩子能努努力、踮踮脚尖够得着。比如,让这个孩子算两位数的加减。

总在舒适区,重复练习已经掌握的东西,孩子没有进步,懒得努力,甚至容易厌倦。但如果一开始就给孩子特别难的任务,那孩子也会害怕,会退缩,不愿意学。

在学习区练习,孩子会感到有些挑战,但这种挑战是努力之后可以攻克,孩子也会有成就感,就像不断打怪、不断升级一样,能一直进步。

所以

怎么能让孩子不去上课

老母亲正确帮助孩子即可

关注豆壳教育广场

有用丨有趣丨有料

新一代家长的养育指北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