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三忆

2018-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柴可夫是个好斯基

  讨厌排队的人很多,恐怕不只是你我,我想如果不是职业需要,就连黄牛都不喜欢排队。

可是偏偏生活中太多情况需要排队,登机, 检票、买麦当劳、高速收费……,当然还有到政府部门办事,虽然说马上就办,可是你懂得。

我记忆中有三次排队,印象深刻。

第一忆  报考排队

2003年,我参加艺考,需要跟大家普及一下艺考是需要亲自到报考的学校或者指定的考点报名并考试的,作为艺考大省的山东,报考时排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我来到某大学报名点时候,队伍已经排了300多米,但重点是排队的大军不是直线而是蛇形的,300米是到报名点的直线距离,如果把蛇形队伍拉直估计要上千米;眼看专程来报考的我连报名表都拿不到,于是我灵机一动,走到队伍靠前的两位素不相识的女生面前,拜托她们替我拿报名表,并将我的身份证和报名费交到女生手中,自己就到约好的地点等(那时候还没有手机),后来我们如愿拿到了报名表。因为这次排队,让我体验到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很美妙,在今后的生活中,也更愿相信别人,不过这也可能是一种错觉,当时只是单纯因为姑娘长的好看而已。

排队三忆

第二忆      买房

作为商业地产的资深人士 ,地产圈的套路我也略知一二,他们通常先把意向买家安排到一个发布会的现场,大概相当于两个婚宴大厅那么大的地方,由主持人开场宣布规则,并且穿插表演,等大屏幕抽到号码后,嘉宾到侯选区选房号,签协议。

所谓的候选区相对大宴会厅封闭狭小的多,有时是用灯布围挡着大概二百平米的空间,空间的布置得像一个猜灯谜的现场,四周封闭,明显的位置有一张图,上面标注着已经被选中房源号码,烘托着跑马圈地似的紧张气氛;与此同时内场现场主持人并没有选择有播音腔的那种,而是换成了一个卖八星八箭的操着一口台湾腔主持人,用非常聒噪的口吻跟大家说明规则,好像他卖的是房子,而是从大陆到台湾的机票,而我们买家就是即将溃败到台湾的国民党军官,不是你要不要买"这张去台湾的机票",而是你必须得买。

这时地产商音乐选也跟人群一样杂乱,即使地产界的老炮,也不由得心微起波澜,受这些氛围的影响,有些顾客在置业顾问第一次推荐时,便赶忙签单,我在置业顾问推荐到第五套房源时也签了单,接下来签协议、付订金、盖章等过程非常快,地产商为避免你的反悔,把所有的盖章流程做得如此的顺畅,使你完全没有机会去更改或反悔,我相信如果把这种签协议流程速度用在政府政务办公服务上,恐怕不会有排队发生。

排队三忆

第三忆  报名入园排队

在我的概念里幼儿园总分四类

第一类是挤不进不去的型 ——即公立幼儿园,师资正规,又便宜,挤不进去也顺理成章。

第二类幼儿园 我就是贵,我就是不讲道理的贵的幼儿园,教学质量应该不会差,但是动辄每月上万元的费用,实在令人费解。

第三类  幼儿园是"后现代"幼儿园,它们外观 好像或者就是旧厂房改造的,跟旧厂房唯一区别就是,请一个八流的彩绘工,画了几个非常外形不准的蹩脚山寨卡通形象,更别提什么师资。

所以做一个正常的普通家庭 只能选择第四类看上去不错,老师亲切和蔼,价格又不至于太夸张的幼儿园,本身这类幼儿园巨大的群众,加上近几年的二胎政策,需要排队报名入园,就显得十分合理了。

报名前一天,我跟很多天真的孩子家长一样,晚八点去洗了个澡,准备第二天凌晨三点钟去排队,但是一条朋友圈打乱了我的部署,这条朋友圈的标题是"现在的家长真不容易",附图是我要给孩子报名的幼儿园已经有家长在排队,这是报名前一天啊。

我火速赶到报名现场,开始了通宵排队的历程,老师当然不会提前一天组织排队,于是自发出来的家长主动在一个临时的报名册上登记,通宵排队的过程中,大家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有的组队打起了"吃鸡",有的建群聊起了家常……

凌晨三点的时候,陆续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家长,以为自己这么早到,一定没有人跟自己抢,结果看到却是眼前的长长的报名队伍。第二天早晨,我成功的以49顺位拿到了报名表,这不是NBA的选秀,但是我仍然很激动。

这就是我的三次排队回忆。排队是具象的等待,希望你在等待的过程中与美好不期而遇。

排队三忆

文中图片来自  微博@长脖子公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