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

极简生活抄书第352天:解决拖延的正确方法

2023-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兮若耶

事情有点大,但又不想做,就放在一边等下再做,等啊等啊等,终于在最后期限把事情完成了,刺激!

这个叫拖延吗?

真假拖延

拖延症的定义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拖延的一种行为。

在医学上,这属于一种病。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往后推,都叫做拖延。

假如计划本周下班回家后写三篇文章,但下班后你手机玩着玩着就到了睡觉的时间,文章并没有完成。一想到要写文章,你就不由自主地不安,写,写不下去;不写,又很自责。为此你把写文章推迟到明天。

所以,这能不能够叫做拖延呢?

1.休息和写作哪一个更加重要。对你来说,玩手机休息是一种放松,而且占用的时间和精力都无法变短,那么写文章被推迟了,但又无可避免。因为你在工作上已经把精力耗费光了,玩手机是精力恢复的一种方式,所以你这个把写文章往后推,这叫做必要推迟

2.你重新盘点了一遍计划,发现自己没有必要在这加班加点完成工作的时间段里写文章,完全可以在忙完这段时间后再专心写文章,写作的进度反而会更快些,这叫积极推迟

3.你通过分析个人的目标后发现,写文章只是因为他人做得好你也想自己把这个做好,并不是属于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可以直接断舍离掉。

4.你分析自己把写文章推迟的事情后发现,写文章对你来说很有意义,也能够得到正向反馈,推迟真的会妨碍进度,以及减少成就感。而且回家玩手机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半个小时基本上就把需要刷的内容都刷了一遍了,后面的时间完全可以利用起来。这个本可以避免又有害的推迟,叫做真性拖延

所以,所有的推迟中,有必要推迟、积极推迟、断舍离和真性拖延。区分清四者后,对必要推迟和积极推迟我们就没有必要有心理负担了。同时在真性拖延上能够又意识到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时候,就会积极去做,并且提高效率。

结合拖延症的定义,我们提炼出两个关键词:后果有害,本可以避免。

解决拖延的办法

拖延是推迟完成对一件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那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切入,它们分别是影响任务的环境、任务本身以及完成任务的自己。

1.影响任务进度的环境

一件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环境的支持。

如果环境嘈杂,时不时地有人过来打扰,原本好不容易进入到工作的状态,结果时不时地被打断,再重新进入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花更多的精力去完成的。

安静的环境氛围、不会被打扰的过程很重要。

如果环境嘈杂,就允许自己到安静的地方;如果同事时不时地来打扰,就提前告知他们什么时候过来找你会更快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如果是手机的原因,把手机设置25分钟的番茄钟,然后放到看不到的地方。

让自己拥有时间去处理要完成的任务。

2.任务的本身

任务的难度太高,完成起来没有动力,亦或本身就不喜欢这个任务

任务难度太高,唯一的办法就是分解任务。每个大任务都是由无数个小任务组成的。分解到最小的立马就可以去做的小任务,我们肯定不会拖延。

比如让你写一篇10万+的文章,相对平时阅读量只有几十的人,这任务无异于比登天都难。

但我们可以分为三步走,看同类型的10万+的文章都有哪些特质,哪些是可以模仿的;第二步模仿这类文章的写法,第三步写完。再把每一步细分,就拿去找10万+的文章,这个真的容易找。

完成任务没有动力,给自己设置奖惩机制,想玩游戏一样,完成哪一个就拿相应的奖励。没完成的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不喜欢这个任务,作为上班工具人,常常会收到领导给自己安排不喜欢的任务。不喜欢没有用,还是要做呀,不做工资从哪里来。

通过分解任务,先做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往后推一推。

3.完成任务的自己

把任务拖延的自我因素包含了低自我效能、自我设阻和完美主义。

低自我效能的人拖延任务,是因为之前发生过在执行此类任务的过程中,出现过重大的挫败。再做同样的任务,会出现逃避心理,不断地把任务拖延。

此时需要的是拾起信心,比如之前在完成任务中自己做的好的地方,比如写文章写到了一个好点子。

或者此次任务每开始做一个,就把它作为自己的成就事件。

自我设阻的拖延者,会常因为外界的刺激不断地推迟完成任务的时间,以及自我中断任务去做其他的事情。

依旧可用奖励机制让自己持续完成任务,比如先推迟任务了,再完成一个小的任务,就可以用更长一点时间的休息等。

完美主义的人在拖延方面可谓无人能比,想要把所有的准备因素都准备好了再开始。只是时间不等人,最后只会草草完成了事。

完美主义的拖延者,给自己设定第一个完美任务,先完成手头的任务,再慢慢改善。

解决拖延的办法,简单的就是心态摆正,方法得当,执行力OK。

#极简生活#抄书 #抄书静心 #书中自有黄金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