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土
《故乡》里,鲁迅先生对润土有过两个阶段的形象刻画。
第一阶段:儿时结友。“我”和润土碰了面开心地玩耍,彼此成为好哥们儿。“我”叫他“润土哥”,他叫我“迅哥儿”。此时,“我俩”是天真快乐的孩童,这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第二阶段:中年重逢。多年之后,“我”在鲁镇见到了阔别许久的润土哥。“我俩”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过去了的年月在无形之中给“我们”添了一道隔膜。在“我”而言,他还是润土哥;于他来说,我已不是“迅哥儿”,而是“周老爷”了。
那个戴着银项圈、手握钢叉在月夜下的瓜田里刺猹的少年终究是不在了,这多年的人情世故的洗礼给他“脱胎换骨”。润土没有了当年的生气,他“皈依”了那世代相传的“道德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