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作者: [美]乔纳森·斯拉特
![](https://img.haomeiwen.com/i7658123/79a68ea191195fd6.jpg)
。。每天推荐一本书 || 编号:[1694]
。。原作名: Owls of the Eastern Ice
。。ISBN: 9787545219586
。。内容简介。。
当乔纳森·斯拉特还是个观鸟新手时,他偶然遇到了地球上颇为神秘的一种鸟类,它比他所知的任何一只猫头鹰都大,看上去就像一只长着羽毛的小熊。他拍下一张照片,并分享给专家,这便是世界上体形硕大的猫头鹰——毛腿渔鸮。随后,斯拉特开始了为期五年的调研之旅,在俄罗斯东部茂密偏远的森林中寻找这种巨大而神秘的生物。
尽管毛腿渔鸮的翼展长度达6英尺,身高也超过2英尺,但它们总是神出鬼没,人类对其所知甚少,可供参考的资料也极为有限。它们在冬天最容易被发现,因为它们在觅食过程中会在雪域河岸上留下大而独特的足迹。毛腿渔鸮同时也是濒危物种。因此,斯拉特和他的团队开始着手捕获这种猫头鹰以做研究,并尝试据此制定出一个保护计划,以帮助这一物种存活下去。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不得不应对各种挑战:在冰冷的帐篷里通宵监测,疯狂地驶过将融的冰河,毫无防护地爬上朽烂的树木以检查巢穴中珍贵的渔鸮卵。为捕捉和追踪渔鸮,他们使用尖端的定位设备,亦即兴设计巧妙的陷阱,还必须始终警惕与熊或东北虎发生冲突。在斯拉特异常生动、精确,同时不失幽默的叙述下,毛腿渔鸮渐渐展露真容:它们是狡猾的猎人,忠诚的父母,怪异的“二重唱夫妇”,是不擅记仇且相对温顺的猛禽,也是在条件严酷、面积不断缩小的栖息地上顽强生存的珍稀物种。
除此之外,斯拉特还以令人捧腹的笔调描写了生活在俄罗斯边疆区域的各色人物:有似乎永远也不清醒、以伏特加为粮的嗜酒村民,有与黑帮交易失败后逃命至荒野的古怪隐居者,有为了可以卖10美元的貂皮而猎杀毛腿渔鸮作肉饵的无知少年……对于沿途经过或停驻的大小城市、村庄,斯拉特亦不吝啬笔墨,关注这些地方的历史,以及它们在苏联集体经济时期的发展和如今的没落。
斯拉特以一份惊心动魄的田野笔记,向读者全面展现了这片远东冰原上的生灵、人类、居住地、自然景观及文化风貌。
。。作者简介。。
乔纳森·斯拉特(Jonathan C. Slaght)
美国德鲁大学学士,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博士,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协调员。他的研究项目是毛腿渔鸮、东北虎等濒危物种,并协助WCS调研从北极到热带地区的东亚—澳大拉西亚飞行路线上的鸟类保护活动。他 目前是世界上研究毛腿渔鸮的重要专家之一。斯拉特的文章、研究、摄影多见于《纽约时报》《卫报》《史密森尼学刊》《纽约客》等媒体。
任晴 (译者)
美国佛蒙特大学自然资源博士,美国佛蒙特州可持续发展学校研究所评估与项目研究员。译有《鸟的智慧》《猫头鹰的秘密生活》。
。。网评。。
#
既是田野调查,又是携有主观角度的研究记录,写实文风,然而也写得趣致盎然;在冰原上苦苦守候的一个个苦寒夜晚,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们坚持等到第一只猫头鹰,无论是双重唱的婉转还是雄性鱼鸮凄惨的求偶,卡特科夫如雷的鼾声还是寒气冻醒的早晨,都写得真实而可爱,惊心处不让惊险小说,途中所遇的那些人和事都值得铭记,尤其是那个在海上飘荡许久并从此心理阴影的人,还有结尾处无意中提起作者经历的联邦安全局人员。抓捕过程跌宕,和鱼鸮的互动真的好可爱啊,希望它们在那片荒野继续繁衍生息。
#
友情提示:在公共场合谨慎阅读本书,时不时就笑成个傻子。
#
不是博物书,也不是以观察数据为纲的科考笔记。事实上,主角渔鸮大人到一百多页才姗姗出场。给我印象深刻的倒是九十多度的乙醇烈酒和木桶装的肉,这书的可贵是记录了寂寞荒凉的科考生活,鸟与人的极地生存(还有鸟人也就是研究者的),及在此中渗出的零星诗意。用十五年的时间定位保护,不言爱但尽在其中。
#
这是一个不会不战而败的物种,它们逃过了灾难性的风暴,忍受了零度以下的严寒,还应付了成群的乌鸦。我为它们的韧性感到骄傲。苏尔马赫、谢尔盖和我会继续关注它们,监控不断演进的人类威胁,在必要时施以援手。 像渔鸮一样,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引自 尾声 ...........355
#
大多数鸟类飞行的声音都很大,有些物种甚至靠振翅时发出的声音就能辨认。然而一般的猫头鹰几乎是完全无声的。这是因为它们的飞羽上布满了微型的梳状凸起,好似一件隐身衣,能转移即将接触翅膀的空气,达到消音效果。这个特点有利于猫头鹰追击陆地上的猎物。
引自 阿格祖的冬季生活 ...........35
#
那个戴眼镜的猎人,得知我是美国人时,他又一次明显地震惊了,跟两天前一样。他忘了我们之前说过话,然后吐露自己已经连着醉了十到十二天了。“他两天前就是这么说的。”我对一位村领导小声说,一个穿着制服、胡子拉碴的俄罗斯人。他笑了。“莱沙的‘十到十二天’已经说了一个星期了!说不清他到底醉了多久。” 因为肚里的伏特加和脚下坑洼不平的雪地,他在黑暗中不易察觉地轻微摇晃着。他谈起自己在阿格祖的岁月:怎样在年轻时就来到这处荒郊野岭,再也没离开过,也无法想象要是在别处生活会怎么样。繁星点缀在清朗的夜空中,近处的柴油发电机在不停轰鸣,村里的狗此起彼伏地嚎叫。那人正说着话时,我听见了一个柔和而奇怪的声音,有些不敢相信地,我看到他已经解开了裤子,在离我一两步的地方开始小便,一只手搭在胯上,另一只手夹着香烟,挠着自己的脖子,滔滔不绝地述说着对萨马尔加的热爱。
引自 静默的残忍之地 ...........45
#
我回到了树洼里,为这个地方不动声色的残忍而震惊。原始的二分对立仍是萨马尔加河上的生命法则:饥渴或餍足,冻结或流动,生存或死亡。一个微小的误差就可能让天平从一端向另一端倾斜。村民会因为选错了钓鱼的地方而溺亡。狍子躲过了掠食者的追捕,却因踏错一步而丧命。在这里,生与死之间,只隔着河冰的厚度。
引自 静默的残忍之地 ...........45
#
【渔鸮和原鸽】
野外季刚开始的时候,谢尔盖故意给舒里克发了最薄的一条睡袋,这样他就会是早上感到最冷的一个,于是通常都是舒里克一大早被迫在霜冻中起床生火。每一天都是从GAZ-66的车轴吱吱作响开始,舒里克匆忙而笨拙地烧炉子,一边骂着脏话,一边用冰冷的手在炉子里塞满木屑,还有一片白桦树皮,好让火赶紧生起来。他会在炉子上放一个水壶,然后又钻进还存有余温的睡袋。我们都等着,有时有人说话,有时没有,声音都闷在睡袋里。空气慢慢变热,水壶烧开时就意味着可以安全起床了。我把脸伸出来测测气温,像兔子在洞口嗅猛禽的味道一样,满意了就喊舒里克把水壶递给我,放到身旁的小桌子上。其他队员也陆续起床,挤进前面的房间喝茶、喝咖啡,开始一天的工作。
【沉默的无线电】
我们也会在森林中用天线,让我对林子里的鹿和驼鹿又多了些敬意:带着鹿角一般的天线在林下穿行时,我总能想起这些动物,因为我的天线不是勾到这儿就是扯到那儿,而所有的有蹄类动物都能在河畔奔跑以逃离老虎和猎人,脑袋上还长着这么个玩意儿。
【古老之物的声音】
谢尔盖被困在那里,痛苦不堪。他说去河口冰钓的时候,他在雪地摩托的雪橇上宿醉昏沉,盖着大衣躲避刺眼的阳光,而那些刀枪不入的酒友们在一旁一边抽烟一边挥动着渔线。
【跟着鱼走】
自从硕士期间研究鸣禽之后,我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在夏天时踏足滨海边疆区了,这次的夏日到访简直令我头昏目眩。我已经习惯了冰封、开阔、寂静的森林,而此时植被茂密,林中此起彼伏的鸟鸣震耳欲聋。
【保护】
渔鸮的栖息地沿着特定的水道蜿蜒,整齐地贴合在河谷两壁之间。资源选择分析表明,渔鸮最有可能出现在靠近多汊道(而不是单一河道)河流的河谷森林中,并且停留在全年不结冰的河段附近。渔鸮家域的平均面积约为十五平方公里,不过会随季节发生很大变化。这些渔鸮在冬季筑巢时活动最少(冬季家域的平均面积仅为七平方公里),而秋季迁移至河流上游时活动最为频繁(秋季家域的平均面积是二十五平方公里)。
我得自己创造机会来和渔鸮保持联系。比如,我在马克西莫夫卡河流域领导了一项为期两个冬季的老虎猎物野外研究。我聘请了谢尔盖担任野外助理,白天我们追踪鹿和野猪,等其他野外工作人员在营地吃完晚饭放松时,谢尔盖和我就抓起头灯和一瓶热茶,回到树林里寻找渔鸮。我们在马克西莫夫卡河沿岸发现了新的渔鸮,并到赛永河进行了一日考察,去查看我们在那里的渔鸮。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苏尔马赫合作推动了从我的博士论文延展出来的一些保护建议,制定出渔鸮的保护方案。我们聚焦于降低渔鸮死亡率和保护它们繁殖、捕猎的地点,来稳定或增加当地的渔鸮数量。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