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为了发朋友圈,我把这三句话贴在了墙上

2021-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唐夕

前段时间,我给自己做了一个承诺。

要多在朋友圈做分享和输出,但这件事情我做的非常不好,发的频率也不高。

发的时候,也产生了很多的心理障碍。

因为之前比较少发朋友圈。

发什么内容,发了会不会有人看,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发的内容没什么意思等等问题困扰着我。

事实上也有好几个朋友,不断说我朋友圈发的太频繁了,都快被我刷屏了。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

我的超多朋友,已经很少发朋友圈,不在朋友圈活跃了。

所以之前大概有四天的时间没有发朋友圈,但还是重新梳理了朋友圈对我的意义。

//////////

我的朋友圈之前虽然发的少,但没有设置三天可见、半年可见,一直都是全部公开的。

回想很多新加我微信的朋友,发来的消息,都是通过朋友圈对我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同样的,如果我们加了一个好友,想对这个人有了解,大概率也会通过翻看ta的朋友圈,去对ta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并且如果这个人分享的多的话,后续我们的互动也会更频繁,链接更深。

朋友圈就像我们的一张名片,向外对别人展示我们的爱好,我们的兴趣,我们的思考等等。

//////////

我翻看了自己的朋友圈,发现去年大概有10个月的时间,我没有发过一条朋友圈。

我不知道那段时间自己做了什么,有什么样值得纪念、回忆的事情,像是那段时间丢失了表达欲。

丢失了表达欲,丢失了记录,也就丢失了那段生活。

这让我意识到,其实记录和分享最重要的不是让别人看到。

而是从自己的每日生活中发现意义感,这样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更加有意义。

通过持续的记录,

在记录中发现自己,

发现生活,

找到意义,

留下关于自我生活的记忆。

//////////

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这里其实就出现了“焦点效应”的错觉。

说我朋友圈频繁的都是我很好的朋友,ta们对我已经很了解了,所以会直接说。

但大部分人,其实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在意我发的朋友圈。

看到了没什么意思和价值也就划过去了,

很正常,是我直觉地高估了别人的关注和在意程度。

尽管如此,已经认识到朋友圈的重要性,

知道自己犯了“焦点效应”的错觉,但我还是对多发朋友圈有顾虑。

但有一句话说,一切事情都在前人的经验里,

我们只需要找到、模仿、学习、优化就好了。

//////////

那在我知道的人里,辉哥是非常注重朋友圈分享的,并且写了很多关于朋友圈分享的文章。

于是,通过搜索,我把辉哥写的关于发朋友圈的文章内容,

全部读了两遍,并且摘录了一些金句贴在了书桌墙上。

1、关注那些你更认可的人,那些更加积极分享的人。哪怕他们只是人群中的相对少数,才更有意义,才能获得更多启发。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选择做自己,积极的思考,不断地超越自己,也属于人群中的少数。

2、在发朋友圈的时候,更多的是找到初心。你要逐渐理解到,我究竟是谁。通过一天天发自己的朋友圈,表达自己内心所想。你越来越靠近内心中的自己,身边剩下的是一群认同你,并且能和你平等交流的人。

3、体验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然后尽快分享给更多人。知识本身没有价值,被分享的知识才有价值。希望你能不断分享,不断为身边的朋友创造价值,这会让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受益越来越多。

总结来说,发朋友圈的境界就是成为自己,

并筛选出可以平等对话、共同成长以及一起前行的朋友。

说这些,除了对我这段时间,对于发朋友圈这件事情的梳理和改进之外。

同时也希望我们能以自己的方式,持续地去记录自己的生活。

写小确幸日记也好,成功日记也好,拍照片也好。

通过记录,去发现自己的内心,走近自己,也走近每日的生活。

嗯,祝我们都要开心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