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
今年八十七岁的父亲因为对拆迁老房的登记面积有意见,和办公室负责拆迁登记的人争论不休,办公室的人和我联系,详细说明了房屋面积登记情况,可能希望我能做做父亲的思想工作,减少争执。
小时候的我很害怕父亲,害怕父亲恶狠狠的眼神;父亲是好斗之人,无论结局如何,父亲都感觉自己赢了,好像赢在了他敢于与人发生争执,敢于动手,敢于把愤怒发泄在他人身上。在无数次与人争执中,父亲仿佛找到了力量、自信、尊严、优越感,让他越挫越勇、满血复活、乐此不疲(可能是反向形成吧,越没有的东西,越想要显摆证明)。
父亲和人闹矛盾,我早已司空见惯,对此很淡定,因为从小就无数次亲历、见证父亲和母亲、邻居、同事、领导闹矛盾,争吵动手是家常便饭。
现在的我也一点点发现父亲喜欢与人竞争、争执、缺少合作意识的模式,也不再将父亲与人发生矛盾当回事了。
我为有这样喜欢到处惹事生非、缺少共情和合作意识的父亲感到难为情,心里有很多苦水,想对负责拆迁登记的人倾倒:“你以为我在父亲那里能说上话?我试过多次,早已有自知之明,不会再白费力气,父亲是我们家永远正确的人,我们家其他人说的话,他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我一边在心里倾倒苦水“无论什么时候,父亲永远是我们家的强者,是无可置疑的NO1,也许外人能和父亲说得上话,但我们家其他人都不行,为什么我们家的人都不行?”,突然心里有一句话冒出来:“我们家谁都不能超越父亲,因为父亲不喜欢有人比他更强大、更正确、更能干、能超越他!”
是的,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我心里一直有这条家规,只是我才意识到而已。
这个我认为的“家规”突然冒出来,我既诧异,又为这个“重大发现”感到欣喜。
可是说真心话:与其说我不敢超越他,其实我也不相信我能超越他;事实也证明,我内心至今过不了父亲这个坎。
和父亲正好相反,我害怕与人发生冲突,我只会一忍再忍、一拖再拖——与父亲的“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怂”!我在外在冲突中逃之夭夭,却按捺不住内在的冲突,这也许就是很多老师都说我有攻击性的原因吧。
虽然以前我没有意识到“我们家不能有人超越父亲”这条家规,但是我在自己的三口之家,无意识中践行着不一样的家规——我相信,女儿一定会超越我和她的父亲,因为我很欣喜,女儿能完成我做不到的事!(这样的期待可能让女儿很有压力)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自然法则;而若能尝试去做曾经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这样一点点的“自我超越”多么令人赞叹、祝贺、欣喜!
《回到爱中》
玛丽安娜·威廉森
我们最深的恐惧,
不是我们的不足,
而是我们力量无限。
是我们的光明,而非阴暗,使我们惊恐不已。
我们扪心自问,
如果光辉灿烂、天才卓越了,我会是谁?
难道我们不可以成为这样的人吗?
将自己缩小在狭窄的世界里,
以此消除周围人的不安,
并无裨益。
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呈现内在已有的光芒,
像孩子们一样,
照亮世界,
不是某些人,是每一个人。
我们让自己闪光时,
无意间也允许了他人同样去闪耀自身的光芒。
我们将自己从恐惧中解放出来时,
我们的存在无形中也解放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