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深度工作”与“幸福之路”

2018-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胆小的鳄鱼
《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

这篇读书笔记,是我改变读书(记录)风格之后的第一篇,不再是“我注六经”的形式,而开始尝试在阅读和整理的过程中,直接对接到自己已有的认知体系中去,为最终能达到“六经注我”的境界,迈出坚实的一步。

全书就讲了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深度工作”;第二,如何“深度工作”;

一、为什么要“深度工作”

1、获取丰厚的经济收益

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想成为赢家,需要具备两个能力:第一,掌握复杂事物的能力;第二,将这种能力提高到精英的水平。看看那些成功的医生、教授、律师、高级工程师,或是顶级运动员,他们都掌握了至少一件复杂的事物(技能),并且将之提升到精英的水平。掌握困难的事物,必须高度专注于该事物;而所谓精英,就是拥有在长时间无干扰的状态下,批量解决困难问题能力的人。简单来说,从小白状态,开始学习掌握一件困难的事物,再到将此提升到精英的水平,整个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注意力进行刻意练习。而一旦成功,将会带来超凡的经济收益。

然而,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人(职业)都必须深度工作(比如一些娱乐明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需要深度工作的职业越来越少了。

2、提升幸福感

我们需要在主观的世界中讨论生命的意义和幸福感。我相信一个人幸福与否跟他的体验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我的体验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是美好的,那么我就会认为我是幸福的,反之则是不幸福的。所以,努力获取美好的体验是追求幸福人生的良策。而深度工作,需要人们的身体或头脑自觉努力地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在这个过程达到极限时,往往会有美好的体验。我们也称之为“心流”。如果能够熟练管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深度工作中,就可以让这种全神贯注的态度占据自己的感官器官,使自己避免很多充斥在生活中难以回避的、细小的不快事情。这也正是“当下的力量”给我们传递出的安宁和喜悦之感。

长时间里,我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美好的事情上面,我的体验是无与伦比的美好,那生活对于我来说,就是幸福的。如果生命意义就是追求幸福的话,那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二、如何“深度工作”

1、价值观——培养深度工作的文化

如果“深度工作”是单纯靠拼意志力坚持的话,那么过程将会变得无比痛苦。因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意志力是会被消耗殆尽的。你只有发自内心地接受,并将其变为一种文化深深刻在内心,才能成为一名深度工作者。

2、方法论

第一、形成自己的深度工作哲学

深度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新手,即使给他一个完全隔离的环境,也可能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进入到深度工作的状态;而一个高手,则可以在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之间来回切换,游刃有余。所以,在深入了解自己情况的基础上,要形成适合自己深度工作的哲学。

第二、提升专注度

如果你想要赢得注意力的战争,不要对那些从信息大杂烩中找到的琐碎分心之事说“不”,而是要对那些激发出你无尽渴望的事情说“是”,让这些能激发无尽渴望的事情挤掉所有其他的事情。当然,针对注意力做一些专项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冥想,或者是练习在一段时间里记住一副扑克牌。

第三、只关注最重要的事情

专注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可毕竟总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有限的注意力应该只用来关注最重要的事情。“只关注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一种能力,当然也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比如,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其实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却占用了我们大量的空间。试着将所有的东西打包收好,然后在需要的时候从打包带里面拿出来,如果有些东西超过半年都没有从打包袋里面拿出来用一次,那这些东西就可以扔了!经过这样的处理,你一定会大吃一惊——要扔掉的东西实在太多!同样,生活中真正更我们息息相关的、重要的事情也并没有多少,将宝贵的注意力放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吧。

第四、远离社交媒体

这一条很好理解,完全可以归纳到第三条当中,但因为在当今社会,社交软件的地位过于突出,所以单独拿出来强调。即时通信工具的普及,大幅度提升了我们被打断的概率。只要手机响动,相信绝大部分人不会无动于衷。于是,我们的生活就处在不断被打断的状态中。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甚至超过95%以上)的电话或者消息,其实都是不必要的,至少不是当时就需要你处理的紧急而又重要的事情。

第五、主动规划

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具体执行上面。那么,对自己的工作主动规划,是进入深度工作的有效途径。对每天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整体的预想,最好能够精确到每一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这样,到了相应的时间段,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开始做相关的事情。这是规划的好处。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完全按照规划进行,比如低估了任务的难度,或者遇到了突发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进行灵活的处理,对规划进行及时的调整。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而是让自己处于高效地工作状态当中。当任务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或是精力消耗殆尽的时候,强行坚持只会事倍功半,痛苦不堪,而且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当然,我们也要重视反馈,如果总是无法按照规划进行工作,那我们就要反思是否对自己的了解还不够,过高估计了自身的能力,导致脱离规划。这时,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调整规划。

另外,给自己制定一些带有仪式感的行为。比如工作之前擦抹桌案,或是喝一杯水,总之,是一种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要进入深度工作状态了。同样,在一天结束之前,也要有一个仪式,仪式结束,代表当天的工作结束——无论当天的任务完成与否。这样做,既能为第二天的工作储蓄精力,也能缓解一天的工作压力。

三、写在最后

1、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前提下,适当调高自己每天的工作强度,让自己处于“学习区”而非“舒适区”,更加容易让自己进入到“深度工作”的状态。

2、比尔·盖茨能够创建微软帝国,除了其超凡的头脑和历史机遇之外,更依赖于他疯狂的深度工作能力。

3、卡尔·纽波特(作者)会给自己制定一个积分板,作为他深度工作的记录。当计分板没有按照预期的速度积累时,作者也会感到不安。这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我的困扰——无所事事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恐慌感,而我并非特例。

4、深度工作的威力远比大多数人所了解的强大。

5、脱离思想不集中的大众,加入那些能集中精力的少数人群,这是一个能让你脱胎换骨的转变。

6、之前,我一直有一个疑惑,现在解决了: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注意力而转移,但现实生活确实是主观的。既然是主观的,那生活质量的高低就取决于主观的生活态度——若我关注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则生活便是美好的;反之,生活就糟糕透了。这并非是“阿Q精神”!

(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承认坏事,甚至将坏事强行理解为好事,在思维上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是拒绝真实世界所导致的认知失调;

幸福之法:承认并接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无论好与坏,只是将注意力聚焦在令人感到满足、快乐和幸福的事情上面去,在身体上体验到自己是幸福的。这是接纳现实世界后的身心合一;

这种“幸福观”符合一切皆体验的说法!

7、所以,“深度工作”≈“生活幸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