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精神面貌
2023-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L信贤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45577/790391235a8488fb.png)
教师的精神面貌,看教师的工作状态,主要看他们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管理状态之中,是被动地接受管理,还是自觉地投入教育教学之中。比如,上课的细节,上课铃响了,才匆匆忙忙从办公室走出来,还是预备铃响,他们已经站立在教室门口了?又如,批改作业,精批有多少,面批有多少?再如,班主任能否用两三句话,就能准确说出一个学生的优点、缺点与特点?虽然这些都是小事,假如这些类似的教育教学上的“小事”,都能做得精益求精,且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如此,学校发展就不会差。
教师仅有工作态度,是不够的,这是底线要求。学校达成大大小小的教育教学目标,是需要依靠教师的专业水平来支撑。专业水平包括专业精神、专业能力等素养。怎么观察?我认为主要看课堂。假如教师有准备地上课,还达不到优良等级,达不到好课标准,说明这所学校的课堂是存在问题的。还可以参加学校的听评课,听完课之后,参加评课活动,认真听取每一位教师的发言,他们的表达在不经意中已经透露了学校个体与整体的专业发展状况。
教师的状态决定了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状态。教师群体状态比教师个体状态更重要。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用木桶理论衡量,不是看最高的那一块木板,而是看最低的那块木板。如何观察教师群体的生命状态?可以看下教师的凝聚力在哪里:是聚焦在学校发展目标上还是只关注个人的追求上?教师看重什么?风气如何?教师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如何?面对学生,教师是关注分数成绩还是学生全面的人格成长?教师群体是否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科学、准确的教育价值观?这些都可以反映出教师的精神与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