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保天天讲—这样子的肠息肉容易癌变,你懂吗?

2019-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可乐姐

此文由青岛分公司理赔核保部门老师整理

      说起息肉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如:胆囊息肉、鼻息肉、胃息肉、肠息肉等等。

      从核保的角度来说,这么多息肉,让核保师最警惕的莫过于肠息肉了。

      什么是息肉?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肿瘤等。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临床表现多见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肠道息肉综合征,这些病变虽属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恶变倾向。

      而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可以分为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

      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

      什么样的肠息肉容易癌变?

      肠息肉的癌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生长的部位、大小、数量多少、类型等。总的来说,有以下规律可循:

      一、息肉越大越容易癌变

      息肉的大小与癌变可以说是正相关的,息肉越大,发生癌变的概率就会越高。

      对于小于1cm的有蒂息肉,癌变概率小于1%,对于大于1cm的息肉癌变概率大于10%,越大概率越高。

      二、肿瘤性息肉容易癌变

      对于息肉是炎性还是肿瘤性的,往往检验的手段是病理检查。

      首次发现可以肠息肉可以进行钳除,然后进行病理送检,炎性息肉癌变可能性低,管状腺瘤癌变概率约为1~5%,绒毛状腺瘤癌变概率约为10~60%,若发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则考虑为“原位癌”。

      三、无蒂、菜花状的更容易癌变

      有蒂的肠息肉癌变概率较低,无蒂肠息肉癌变概率高。

      乳头状、菜花状或分叶状者较息肉表面光滑者更容易癌变。

      四、肠息肉越多发,越容易癌变

      较单发的肠息肉来说,肠息肉越是多发,则代表发生癌变的概率越大。

      要谨慎对待,定期复查。

      同时肠息肉具有家族遗传性,如果发现直系亲属肠镜检查出肠息肉之后,应及时自己也查一个肠息肉,以防家族性肠息肉。

      肠息肉的核保处理

      一、医疗险

      对于医疗险的核保来说,肠息肉的存在必然会使得保险公司核保非常谨慎,未行切除进行病理检查的肠息肉或多发性肠息肉,通常考虑延期;

      若为单发性息肉且已行病理检查,检查结果为良性息肉,考虑除外责任承保;

      二、重疾险

      若仅为单发息肉,已切除且病理结果诊断为良性,后期检查无复发,可考虑标准体承保;

      若为多发性息肉或复查仍再长的息肉,并已行肠镜手术切除且有定期复查,可考虑除外责任承保,否则拒保;

      对于具有家族遗传性息肉通常考虑拒保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