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会员专题(蓝胖说说)想法简友广场

原来,没有细看很久了

2024-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逸二逸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骑上小摩托,启动。

等待车房门缓缓落下的时候,路灯亮了。

眼睛从手机上脱离,抬头看着这条“巷子”,竟有种好久不见之感。

明明每个星期都会至少来一次,每次都会有这么一段等关门的时间。

“怎么……好久没有好好看看这里了吗?”

曾经孩子们的胜地

我出生就住在这里,那时两边还是一家一户的小三层。

爸爸说,盖房子的时候就差爷爷一笔晚到的生活费,就能把旁边的小巷子也拿下了。

我们家与巷子口靠外的一栋楼之间,原先有一口井,是整条巷子居民除了自来水以外的重要生活用水。

很幸运,我还能在小时候体验到短暂的冬暖夏凉的井水生活。

模糊的记忆中,井口处是巷子的社交中心。大家围着井洗东西、唠家常,井口周边的大空地就是孩子们的玩耍集合点。

现在回想,以前还能几个小伙伴一起探头看着井水里的月亮,说着各种不靠谱的奇幻故事,大人们的心也算挺大的。

现在,要是有这么一口没有什么防护措施的井,估计这井也“活”不了几天了。

上幼儿园的时候,这一片要把原来的小三层都拆了建楼房,补偿给每家每户原址上建的一套房子。

本来一起住的家人们,就要暂时以各自家庭为小分队,分散住开了。一直到小学五年级,才重新回到这里。

大家还是分开住,只是在同一栋楼的不同单元房里。

那时候,井口已经被水泥封上。孩子们再也看不到井中的月亮,却能坐在密封的井口上,听带孩子的各家爷爷奶奶说一些尚且听不懂的家长里短。

后来井口彻底被填平与地面融为一体,楼下车房改造的小卖部成为了新的社交集散点,楼与楼之间的大空地成为了孩子们挥洒汗水、流连忘返的撒欢之地。

没有电子设备的年代,简单的游戏,没有意义的奔跑,就能让人开心到不想回家吃饭。

从那时候起,这里的格局就没有再动过了,除了日渐显旧的色彩。

孩子们疯玩的空地,默默地变成了停车场,只留下刚好一车能过的“过道”。

碰上团圆的节日,免不了都要打电话找车主才能出得了门。

那……现在住这里的孩子们,要在哪里玩耍呢?

带孩子的爷爷奶奶们,又要在哪里交换家长里短的“情报”呢?

我看着路灯,这盏换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路灯。

想着,小时候没有这束光,只能乖乖待在家里。现在有了这束光,估计家长们也不敢让孩子们待在它的光影之下了吧?

前两天,好奇心终于打败了抠门,花钱做了那个人格测试,结果为INFP,治愈者。

果然,I人实锤了。

我的MBTI报告

听妈妈说,上幼儿园之前,我可是一个“八卦精”,门外有一点点响动就能放下饭碗跑出去一探究竟的。

我还是一个“表演精”,喜欢在众人面前表演唱歌和“扭扭舞”。据说因为小时候太胖,小屁屁走动起来一扭一扭的,做什么动作都像一颗扭动的球。

我还有一个“口水精”的形容词,源于我逮着一个人就说得停不下来的小嘴。

幼儿园时期是我性格转变的分水岭,变化的原因我自己都很难说得清楚。毕竟,因素太多了。

很巧的是,这个分水岭也是拆旧屋建新楼的过渡期,从进出都是熟人的环境,变成“单元房”距离的氛围。

我猜,这也是自己E人变I人的因素之一吧。

看着这熟悉到骨子里的地方,发现自己居然很少这么专注地观察它,难道是太习惯了的缘故?

因为习惯,下意识认为它没有改变,反而错过了变化的点滴。

嗯……貌似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少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