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写作读书

进击的智人-匮乏塑造人类和文明

2019-06-24  本文已影响10人  雪球_a9af

这本书是2019年1月新出版的书,本书的作河森堡被称为“最会讲故事的博物馆讲解员”,以他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智人的进化史,以及人类文明中几次大的转折,并指出我们人类现在的生物学特征,改写华夏历史大的转折,其实归根结底都和匮乏这两个字有关。人类从能直立行走开始,体貌变化,脸型的变化,头部的变化,都是适应一次次匮乏的结果,我们的历史也被一次次匮乏危机所改写着,当今世界物质空前充足,人们不再谈论饥饿和匮乏,而是减肥和断舍离,但就是上个世纪30年前的时候我们的祖辈还有挨饿的经历和体验,现在的文明程度已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那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谈论匮乏呢,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文明是懒惰的,促使我们文明进步的恰恰是匮乏。本书主要论证了几个问题1、人类怎么一步步变成现在的面貌2、中国文明的起源和转折

1.匮乏塑造了人类面貌。1)目前一种学术观点认为人是习惯性直立行走的灵长类,黑猩猩是灵长类,但不习惯直立行走,企鹅是直立行走却不是灵长类,于是在灵长类之下,人因为直立行走这一特征得以和其他动物区分开。任何复杂行为都有其自然科学的底层逻辑,那么人直立行走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给出了他的观点:因为食物匮乏。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古代猿猴从树上爬下来,开始寻找宜居的地方,在迁徙的过程中双脚走路因为节能显示出优势,有研究测试同等时间内黑猩猩依赖四肢行走所消耗的能量是人类的4倍,更快转移的同时也扩大的食物搜寻面积,可以更快找到更多食物。于是在应对食物匮乏中,古猿们第一次站起来。2)直立行走古猿们依然要面对生存的考验,为了应对这种考验,古猿们脑中有关水和食物的记忆至关重要,那些记忆不佳的猿猴只会被淘汰,与此同时,生存的压力使得猿猴们集体行动并进化出一种能力——共情,作者认为,正是这种记忆和共情能力使得古猿们的脑容量增加,并演化成今天我们这幅“大头鬼”样子。3)在应对匮乏的过程中,人类祖先制造出工具,而这被称为“折叠时间”,这大大提高了双手劳效率,人类可以更有效率地获取所需。而且,一件工具只有按正确的顺序做出一系列恰当的动作方能成功,“可以说,人类制作工具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类的认知模式”。此外,智人在适应非洲炎热气候过程中,逐渐褪去体毛,穿上衣服,并在下一次气候变化到来时,开始走向世界。

2、匮乏塑造了人类文明。我们现在所引以为豪的人类文明,其实都是在残酷的斗争、淘汰后得来的,因为资源的有限和需求的无限处在永远的对立中,匮乏塑造了人体的生物学特征,使得能生存下来的人类创造文明,但同时,生存下来的人之间也会因为匮乏互相征战和杀戮,因为匮乏,历史上出现了几次重大的人口数量骤减。1)人类文明的一大文明便是我们华夏文明,有学者已经证明4000年前发生过一场特大洪水,并推测大禹治水的故事始于此,“在原始社会劳动力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要应对浩劫缓解危局,唯一办法是尽可能协调好人力物力,因为无纪律无组织的乌合之众应对浩劫无济于事,正是权力不断集中的过程中,王朝诞生了。”2)从夏朝到清末,洪水,战乱,蝗灾,瘟疫,王朝每稳定几百年就要开始动荡、分崩离析,面临源源不断的匮乏,然后新的统治集团执政,新的稳定开始,循环往复。3)商朝的活人献祭、少数民族的继承婚,甚至吃人这种血腥或令人迷惑的风俗,都有其底层的自然科学的逻辑,而这正是本书提供给我们最有价值的地方,可以为我们理解历史提供新的视角。

3、应对匮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生物性状被匮乏塑造,我们的文明历史由匮乏塑造,在自然面前,人类其实非常渺小,匮乏的历史使得我们能直面真实,但人类又非常顽强,我们从山谷中走来,战胜了比我们强大许多的猛兽,并研究其他动物的特性制造出复杂的工具,历经天灾人祸之后依然保留了许多强大的基因,并享有现在的文明,立足当下,每一个人类都应该了解这种文明来之不易,我们要保护环境和其他动物和平共处,我们国家要更强盛以抵御外敌,我们每个人也要更努力上进,该争取时需争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