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读后感之前言

2022-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高希宇

在搞清楚“我是谁”之前,作者用了一半的文字阐述“我不是谁”。在这里介绍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小我”和“痛苦之身”。这两个概念是在寻求真实自我过程要去打破的束缚,也就是化蝶之前的“茧”。

“小我”其实是“渺小的我”,是一系列虚假的自我感。当我们过分认同于外相,就会形成一个“小我”。这里的“外相”不止包括外界物质世界和社会角色,同时包括了我们的身体、情绪、念头和感官觉受。人们总是过分认同于脑袋里的声音,也就是各种思想观念、想法念头,过分认同于伴随着那个不间断思想而来的情绪,所以被“小我”的心智完全掌控着。

“小我”的核心结构是“总是需要更多”:一直有“要得到更多”的欲望,对于“失去”怀有无限的恐惧。这种欲望和恐惧会导致人们喜欢抱怨和怨恨,不遗余力的证明自己是对的,在证明自己更好的时候过分骄傲,在发现别人比自己好的时候过分自卑,永远处在一种匮乏状态中向外界索取物质、认同、赞美、爱、关注和优越感等等,并为此不惜进行各种戏剧化的、沉浸式的表演,永远卷在自己和别人的爱恨情仇里,陷在感情的漩涡里无法自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